突然杜寧臉色又是一驚,神念再次進入文宮,發現文宮上方竟然多出了一本書,封面上寫得正是諸國圣跡。
心念一動之下,文宮中的諸國圣跡自動翻閱,其中文字猶如是走馬觀燈一般在腦海中浮現,非常的清晰。
“我的文宮竟然如此奇異”
杜寧心里更是歡喜,沒想到自己的文宮除了可以收納自己的作品以外,也可以記錄其他的書籍。
此時已經是傍晚。
屋外卻有一群讀書人氣勢洶洶而來,朝著這邊大聲喧嚷。
“大膽杜寧我家趙東城可是堂堂正正的秀才,你居然撕裂他的文宮”
“若是不給我們趙家一個交代,此事沒完”
“杜寧,出來說話”
趙家讀書人一個個面露憤怒之色,隨著他們的叫嚷,也吸引了附近讀書人的圍觀。
杜寧心知自己撕裂趙東城文宮之后,定是趙家前來興師問罪。
對方人多勢眾,按理說杜寧應該回避,不可正面發生沖突。
可杜寧又轉念一想,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今日若是逃避,那竹石的磨心煉膽反而沒有效果。
況且自己已經是入品童生,有才氣護體,只要心中無懼,即可借助竹石來使出剎那文膽之力。
“吱呀”一聲,杜寧打開了房門,獨自迎向對方人群。
“好你個杜寧,居然還敢出來,果然有膽”
為首的趙家讀書人是個八品舉人,模樣與趙東城有七八像,也比其年長,一雙迸發怒火的眼睛盯著杜寧。
此人乃是其兄長趙東海。
杜寧深深呼吸一口氣,文宮中的竹石星辰綻放光輝,消除心中的緊張情緒。
“原來是東海兄,大駕光臨,蓬蓽生輝。”
杜寧朝對面的讀書人拱手,即便是明知道對方來者不善,杜寧也不曾忘“禮”。
趙東海很不情愿的向杜寧還了一禮,然后便大聲道“杜公子,吾弟東城文宮開裂乃是由你所致,你既然已經儒道入品,那也就是眾圣的學生,是一個堂堂正正的讀書之人,還請你給我們趙家一個交代”
“交代什么交代”
杜寧一聲冷笑“趙東城之所以文宮開裂,完全就是因為他憑空捏造,利用平南文報污蔑杜某清白,杜某以詩詞自證反擊天經地義,趙兄若是不服,上可以舉人之身奏請朝廷,中可以向衙門報案,下可起草文章對杜某口誅筆伐,可你卻率領一眾子弟來我家門面前聚眾,莫非是自知理虧,卻又心懷不甘,所以非要來此尋釁滋事”
趙家讀書人勃然大怒。
“放肆”
趙東海惱羞成怒“好一個杜鳴州,難怪能寫出三詩齊鳴,竟有如此鐵齒銅牙,吾弟縱然有萬般不是,可終究只是君子動口不動手,文名之爭是文章之上的嬉笑怒罵,可你卻將他文宮撕裂,如此惡劣行徑,簡直令人發指”
“那照你這么說來,我杜寧出身貧窮,就應該無緣無故被童生狂妄指著鼻子罵就因該忍氣吞聲被踐踏文名就應該在文壇遭受不白之冤”杜寧三連質問。
趙東海臉色陰沉,緩緩道“我不知道你與趙東城有什么恩恩怨怨,但我知道文名之爭乃是小事,可你卻能狠心碎他文宮,這一點無論如何也說不過去。”
“笑話”
杜寧反駁道“今日我在文院買南平文報的時候,謾罵我的杰英社讀書人不知道有多少,我以竹石自證反擊,可為什么偏偏只有趙東城一人被撕裂文宮還不是因為他心術不正,害人害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