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可是寫出傳天下文章的學子,將來必成大儒,嚴家算個什么東西不過是一群趨炎附勢之輩,妄想著高攀八賢王擁立他當儲君,以得從龍之功的小人貨色。
相比之下,何全還不如與未來一位大儒交好。
以后若是杜寧出名了,何全作為今年縣試的主考官,以后在玉林縣將會更有威望。
這點遠見,何全還是有的。
“既然是何大人發話,我等自然沒有意見。”
“杜寧經義鳴州,當之無愧為玉林縣文院的縣試案首。”
“杜寧大才,他當第二,誰人敢當第一”
其他官員敢唱主考官的反調,卻不敢唱半圣的反調,那簡直就是吃飽了撐著沒事找事。
半圣評等,何全順水推舟。
誰要是敢說一個不字,何全就能給他扣下來一個不尊半圣的帽子,直接就能代替文院君把他的烏紗帽給摘了。
接下來,眾人根據其他人經義文章才氣的強弱程度,擇優選出了九十九份試卷。
何全手里拿過一份卷子,才氣高達二尺九,近乎鳴州,是九十九份試卷中才氣最強的,署名是嚴軍。
嚴軍不愧是昔年神童,果然經義了得,在孟子當面有著極其獨特的見解。
然而在看完嚴軍的經義之后,何全不由得發出冷笑。
“井底之蛙,就這破爛水準,連給杜寧提鞋都不配,還敢跟杜寧爭案首,簡直狂妄自大,目中無人”
出于對嚴家的反感,何全看了這篇經義文章之后,心里更加憤怒。
“任你經義寫得再好,也只能排第二名,真是可惜了。”
何全無奈搖了搖頭,直接給嚴軍的經義文章評為了甲下。
第二天。
天亮之后,杜寧與李昌銘結伴前往縣文院。
剛剛出門的時候,一群以嚴路和嚴軍為首的杰英社學子就走過來了,他們投來了警惕的目光。
杜寧先是不解,隨后恍然大悟。
他們認為嚴軍必定能得頭名案首,擔心杜寧輸了不認賬,于是就來盯著杜寧,不讓他逃走。
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杜公子,李兄,你們一大清早是要去哪里啊”嚴路滿臉的譏笑道。
李昌銘不悅道“諸位一大早就在我家附近轉悠,是擔心杜公子會遭遇不測前來保護嗎那可真是辛苦你們了。”
嚴路調侃道“杜公子遠來是客人,我們應當盡地主之誼,不必言謝。”
杰英社學子滿臉輕蔑。
“今日文院放榜,不如杜公子與我們一起前往觀看如何”嚴軍笑道。
“好啊走”
杜寧微微一笑,欣然答應。
嚴軍見杜寧如此自信的模樣,冷冷一笑,心里想“等縣試放榜之后,看你還能不能笑得出來”
眾人一同前往縣文院,杰英社學子站在周邊,一旦杜寧有逃走的舉動,他們就會一擁而上。
杜寧看向他們的眼神,猶如在看一群跳梁小丑。
此時縣文院還沒放榜,外面已經是人山人海,十分的熱鬧。
有人期待,有人心懷忐忑,也有人很是不安。
在沒有公布金榜之前,眾學子都懸著一顆心。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