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寧婉言推脫,羅文軒與曹青云等人卻是不肯,定要與杜寧去喝幾杯。
“那個,在下偶有不適,今晚就不去了。”
有人出言推辭,臉上流露出不悅之色。
“在下今晚有約,下次定與諸位同飲。”
另外一人也不愿意去。
杜寧目光悄悄看了眼他們,發現他們都向自己投來了厭惡的目光。
“好吧,既然你們不愿意去,我們也不勉強。”羅文軒說道。
“咚咚咚”
三道鐘聲敲響,眾人進入了學堂,一人一桌。
杜寧入座后不久,一名四十多歲的男子走了進來。
此人羽扇綸巾,乃儒道五品大學士,也就是之前學子們口中所說的“陳先生”。
“陳先生早。”
眾學子起身作揖。
“同學們早,請坐。”
陳先生拱手回禮。
眾人坐下后,陳先生看了眼杜寧,笑道“想必這位公子就是南平府來的杜寧吧我早就聽說過你的文名,你能來我們班學習也是我們班的福分,如果你以后能成大學士,我便是大學士之師,若是成大儒,那我就是大儒之師,萬一成就半圣,那我就是半圣之師,杜寧,我以后的文名就靠你在文壇上地位的弘揚了。”
“哈哈”
眾人哄堂大笑,陳先生這番話并不是真想占杜寧便宜,而是希望杜寧能夠好好學習,將來出人頭地的時候,他的面子上也會跟著沾光。
“學生沒有那么遠大的志向,只希望能夠好好讀書,朝著自己心中的儒道目標而努力,將來能夠為朝廷分憂,為百姓做點好事也就心滿意足了,陳先生若是白日做夢的話,或許可實現成為半圣之師的偉大理想。”杜寧也用調侃的語氣說道。
“哈哈”
眾人再次發笑,原來杜寧也可以這么幽默。
課堂上的氣氛瞬間活躍起來。
“言歸正傳,今日這節課,我來給大家講一篇我們云國半圣范千峰先生,曾經在科舉時候寫下來的一篇策論,杜公子,這是你的課文。”
陳先生一邊說著,一邊給杜寧發來了課文。
這是一本諸圣策論記,記載著歷代諸國圣人參與科舉的時候,所寫過的著名策論文章。
若是要參加府試的話,策論也是必考的題目。
所謂策論,就是根據科舉的題目論點,向朝廷獻策的文章,其難度要比經義更難。
因此,想要在府試中脫穎而出的話,就必須要努力的學習諸國眾圣寫過的策論文章。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