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六藝”之外,蘇州文院還有教琴、棋、畫,練精以后,皆有化虛為實的力量,妙用無窮。
杜寧越學越是覺得有趣,也越來越喜歡文院的這種學習氛圍。
五月初一。
杜寧在蘇州文院學習的時間也將近半個月。
這一天,杜寧來到課堂外的涼亭,向同窗們問安。
“諸位早。”杜寧對眾人禮貌拱手。
“杜公子來了,快坐。”羅文軒讓出一個位子給杜寧坐下來。
“哎”
曹青云嘆了口氣,其他學子也有面露愁容,看起來似乎是遇到了什么難事。
“你們這是怎么了大早上的何故嘆氣”杜寧問道。
羅文軒緩緩道“端午節就快到了,每年這個節日,我們云國與遼國的學子都會進行一場龍舟戰,我聽舉人班的學子們說,今年遼國學子將龍舟戰的地點選擇在了咱們蘇州城。”
杜寧頓時變了一下臉色,所謂的龍舟戰乃是“賽龍舟”改變而來的傳統,讀書人以龍舟當作戰船,在河上進行激烈的較量。
云國與遼國的龍舟戰,僅限于舉人參加,因為舉人有文膽,會使文斗更加激烈。
獲勝的方法有兩種,第一種是從出發,到達指定地點摘得錦標以后安全返回,第二種就是以文斗的形勢將對方的龍舟全部撞沉,讓對方龍舟上的讀書人全部落水。
第一種方法講究速度,只要速度夠快,就沒有人可以追得上。
第二種方法考驗的是讀書人的文斗能力,不管三七二十一,撞破對方的龍舟再說。
文斗的過程十分兇險,稍有不慎就會被打得文膽動搖,嚴重的話甚至會致使文膽碎裂。
過去的“賽龍舟”傳統,早已被今日的“龍舟戰”所取代。
原本龍舟戰乃是為了鼓勵學子修習水戰,一些在龍舟戰上打出優異成績的人,將來可以進入軍方組建強大的水師守護海域。
但近年來遼國文壇一直打壓云國文壇,以至于一場競技交流成了讀書人的“戰場”。
后來每年的龍舟戰之上,基本上不會再有讀書人以第一種的方法取勝,從一開始就直接進入文斗階段。
若是雙方的文斗實力旗鼓相當,才會采取第一種的方法。
打得過,團滅對手,
打不過,以速度取勝。
在龍舟戰的歷史中,就有發生過在賽龍舟的過程里,還沒有摘得錦標返回,就將對手團滅的碾壓性勝利。
后面的錦標都不用摘了,裁判直接宣布被團滅的一方失敗。
曹青云說道“遼國人在水戰方面是強項,在遼國人面前,我們云國人就是旱鴨子一般不通水性,我查過資料,景文二十一年到景文三十年這期間,在云、遼兩國的龍舟戰中,云國僅勝過三場,景文三十一年到景文四十年這期間,云國一場未勝,根據統計,遼國在景文二十七年開始就從未失敗過,換句話說迄今為止,遼國已經連勝云國十四場,也就是整整十四年。”
“根據歷年諸國龍舟戰的資料顯示,許多國家都有過連勝十四年的戰績,但迄今為止,還沒有任何一個國家的學子創造過十五年連勝的最高連勝記錄。”
“今年是景文帝在位第四十一年,若是今年也輸了的話,遼國將會創造十五年連勝最高記錄,而我們云國將會成為龍舟戰歷史中連敗戰績最多的國家,沒有之一,這將是一個奇恥大辱。”
聽到如此數據,在場眾多學子的臉色都變得更加不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