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宗德一揚手,便有人拿來了筆墨紙硯。
葉驚鴻外放才氣,形成一張桌子放置文房四寶。
凌宗德起身,拿起墨錠放入硯臺磨墨。
杜寧急忙說道“大人折煞學生,怎敢勞您為學生磨墨這不是污學生的文名嗎”
凌宗德不以為然道“我并非為秀才磨墨,而是在為未來的大儒磨墨,將來你若成圣,我就是在為圣人磨墨,不丟人。”
“說得好”
眾人笑著異口同聲。
杜寧哭笑不得,他知道這是凌宗德對自己的賞識,前面說得還很正經,后面說是在為圣人磨墨,是一種高情商的玩笑。
這一刻,兩人的關系在無形之中拉近了許多。
“學生惶恐,自罰一碗,以示感激。”
杜寧端起酒碗干了下去。
“真漢子也”
岳天一豎起了大拇指,看杜寧越發順眼,覺得杜寧的性格與他頗有幾分相似。
狂傲不羈,還有點放浪形骸。
“痛快”
杜寧放下酒碗,臉上浮現紅暈,目光掃視四周,看到了廣場附近的幾棵松樹,似有靈感。
“就地取材,不知杜公子能寫出什么詩作來。”
“我也有些期待,以他的才能,至少能夠鳴州。”
“無論他寫出什么詩作,明日必登蘇州文報頭條。”
眾人嬉笑,以杜寧現在的文名,就算是寫一首出縣詩詞,也能夠上文報。
這就是文名盛的好處。
杜寧醞釀片刻,寫下了小松二字作為標題,然后開始寫后面的內容。
“自小刺頭深草里,而今漸覺出蓬蒿。”
“時人不識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葉驚鴻以才氣聲如洪鐘,傳遍整個慶功宴的現場。
才氣迸發而出,高達四尺。
“詩成鎮國”
“杜公子大才啊”
周圍的學子們驚呼出聲。
葉驚鴻佩服道“沒想到杜公子居然借松寫人,托物諷喻,真是寓意深長,確實有鎮國之才”
凌宗德說道“葉先生是蘇州大儒,就請您為我們鑒賞一番。”
“好。”
葉驚鴻笑道“第一句和第二句描寫小松剛出土小得可憐,路邊野草都比它高,以至被淹沒在深草里,蓬蒿即蓬草、蒿草,草類中長得較高者,小松原先被百草踩在腳底下,可現在它已超出蓬蒿的高度。”
“這是講述杜公子是寒門學子,出身貧寒,但他卻是一個刺兒頭,努力學習,奮發圖強,一個刺可謂是一字千鈞,不但準確地勾勒出小松外形的特點,而且把小松堅強不屈的性格、勇敢的精神形象地勾畫出來。”
“而后兩句是說,那些人當時不識這可以高聳入云的樹木,直到它高聳入云霄,人們才說它高,才知道他是一棵參天大樹,全詩連說兩個凌云,前一個指小松,后一個指大松,大松凌云已成事實,稱贊它高,并不說明有眼力,也無多大意義。”
眾人嘖嘖稱奇,沒想到這首小松竟然寫得如此精妙,當真是讓人佩服。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