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之后,一支大軍浩浩蕩蕩兵臨城下,刀光劍影,殺氣騰騰,猶如一座巨大的山岳欺壓而下。
老儒生坐在城墻之上,身側伴有書童,城下亦有人神情自若地掃地,一副全然不知他們即將會有可能被屠殺的模樣。
“大都督帶兵遠道而來辛苦了,亮不才,愿為諸位將軍撫琴一曲。”
老儒生言罷撥動琴弦,發出一曲悠揚的聲音,眼睛微微一瞇,沉浸于悠揚的旋律之中。
待到奏罷,敵軍的大都督呼吸急促,緊鎖眉頭。
最終,大都督恐其中有詐,終究不敢攻打城池,于是他大手一揮,下令撤軍。
殊不知城墻之上,老儒生的衣衫早已被汗水浸濕。
場景再次變幻。
杜寧感覺自己仿佛跳過了歷史長河,親身看見了眾圣賢昔日的身姿。
他去過某處院子,那里有一棵高聳的檜樹,樹下有四壇杏樹,周圍坐有數十人,一名中年男子在對眾多學生講學,學生們側耳傾聽,神態恭敬,于是杜寧也在旁邊坐下,與其他學生一起認真聽講,沉浸在學習之中。
還去過渭水河畔見一老叟以直鉤垂釣,長坐許久皆不得其魚,直到周文王出現,二人交談之后,老叟隨乘車同歸,助周朝定鼎八百年。
又去過某家小院,見一孩童依缸習字,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以其堅定至極的意志力寫完了十八缸水,終成一代書法大家,與王羲之并稱“二王”。
杜寧猶如是走馬觀燈一樣,看到了眾多非常真實的場景,也跟著經歷了許多事情。
天空恢復平靜,眾圣的力量也回到了圣廟之中。
當杜寧回過神來的時候,整個額頭一陣熱汗直流。
他在短短的剎那之間,看到了眾多歷史先賢,并與他們度過了無數個春秋,看著他們不斷朝著自己的目標前進,途中雖然經歷過許許多多的失敗,但永遠無法撼動他們堅定的決心。
那種感覺讓杜寧身臨其境,很是奇妙,仿佛可以將自己代入他們的角度去看待、思考和經歷。
杜寧心里很快就明白,眾圣在給他進行才氣灌頂的時候,讓他的神念進入了眾圣的意念世界中,讓杜寧以旁觀者的角度,見證了眾多先賢的艱辛和成就。
一念千秋
一息一念之間,讓杜寧增加了許許多多的閱歷,這比在兩個小時之內背下一百本的書籍還要困難。
其中的經歷不僅僅是歷史的重現,更是眾圣通過這種方式對杜寧的教誨
杜寧看了眼其他人,發現并沒有任何人流露出不尋常的表情,那也就是表示剛才的“一念千秋”僅僅只是他一個人體會,別人并知道。
但神奇的是,杜寧確實就這么經歷過來了。
“謝眾圣賜福。”
杜寧心里無比的感激,面朝圣廟方向作揖致謝。
孔淳風繼續主持大典。
接下來正式開始慶典的節目,廣場之上出現眾多歌姬,載歌載舞起來。
這就是下午的慶典娛樂活動,可以觀看來自諸國各地民俗風情的歌舞。
歌姬們都是精挑細選,在歌舞方面極具天賦,很快就把眾多讀書人帶入她們的節奏之中。
四下里很快就響起了陣陣叫好聲,大人們歡喜鼓掌,傳來陣陣叫好聲,小孩們也跟著手舞足蹈。
歌舞活動直到下午結束。
日薄西山,云麒君府千桌晚宴開動。
待到賓客們吃得半飽時,杜寧又伙同眾多好友一桌一桌敬酒下去,最后又接受賓客們的回敬。
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