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十。
時至如今,諸國文壇之上依舊還是有大量的讀書人在發布文章抨擊杜寧,強烈反對杜寧前往嵐州任職,質疑杜寧的華夏新律,認為杜寧的華夏新律將會危害人族秩序,要求圣院收回成命。
還有一些嵐州官員則是以辭官威脅,若是杜寧前往嵐州擔任州牧,他們就集體辭官,讓杜寧成為一個光桿司令。
然而讓人感到詫異的是,原本反對杜寧革新法律的柯家讀書人在文壇上卻忽然間失去了諸多動靜,遼國文壇方面,也就是以秦家為首的幾個世家讀書人依舊在大張旗鼓謾罵杜寧。
眾所周知,遼國柯家與杜寧之間的恩怨近乎達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在得知杜寧要革新法律廢除刑罰的時候,也是柯家跳出來反對的最為激烈。
在圣院公布杜寧要前往嵐州任職州牧的時候,也是柯家的讀書人第一個站出來反對。
可以這么說,只要是有關于杜寧的主張,柯家都會極力的反對,和杜寧唱反調。
可是這才沒有幾天的功夫,柯家居然迅速澹出了遼國文壇,停止了對杜寧的抨擊。
這讓許多遼國的讀書人非常不滿,雖然說柯家曾經也讓遼國蒙受諸多恥辱,可現在,諸國眾圣世家都極力反對杜寧的主張,如此局面忽然間消失的無影無蹤,這一反常的舉動讓許多讀書人都感覺到非常的奇怪。
杜寧時刻關注著文壇上的眾多消息,即便杜寧的心智再怎么堅韌,面對諸國讀書人長期的質疑和各種負面評論,心中也難免一陣惱火。
可是轉念一想之下,杜寧更加堅定了自己的主張。
難道放眼諸國,就沒有多少人支持杜寧嗎
其實并非如此。
反對杜寧主張的多數都是世家中人,因為杜寧的主張嚴重影響到了世家的利益,是在剝削眾多世家在法律方面的所有特權,這是眾圣世家讀書人所不能夠容忍的。
而許多寒門學子長期被世家子弟欺辱壓迫,自然非常的支持華夏新律,如果華夏新律可以獲得推廣,就可以讓寒門與世家子弟處在相同的起跑線,做到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
實際上,支持杜寧華夏新律的讀書人也很多,只是那些有權勢的人都在文報之上霸占了頭條,不讓支持杜寧主張的文章刊登上去,所以在文壇之上才聽不見支持杜寧的聲音。
退一步來說,就算文壇上出現支持杜寧的文章,也會立即遭到許多讀書人的群起而攻之,如此就算是有空白的部分讓寒門學子刊登,也不敢有人貿然出頭。
不過在云國的文壇之上,則是可以看見少數讀書人公開支持杜寧的華夏新律,不是別人,真是以范如龍為首的多名世家讀書人,以及杜寧的好友。
對于杜寧的華夏新律,云國的半圣世家選擇站隊支持,云國有范家帶頭,所以基本上沒有人敢抨擊堂堂半圣世家,只能是選擇無視。
而對于那些身份背景比較普通的讀書人,諸國文壇上的眾多世家學子照樣怒噴。
“老爺。”
就在此時,管家走進了杜寧的書房,說道“孔家托人送來了一份請帖,請您過目。”
說完之后放在桉桌上,然后就退了出去。
杜寧拾起請帖打開游覽,臉色微微一變。
這是一封文會邀請函,邀請杜寧參加正月十五日夜晚,在“春江樓”所舉辦的“元夕文會”。
正月是農歷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又稱上元節、小正月、元夕或燈節。
杜寧陷入了沉思,現在諸國文壇抨擊杜寧的人太多,許多世家讀書人假借文會之名,想要將杜寧約出去,都被杜寧謹慎的推辭。
別人的文會請帖,杜寧還可以想辦法推脫掉。
可是至圣世家的請帖,還真不是那么好推辭掉的,搞不好還會被別人利用攻擊,說杜寧成為文君之后越發囂張,連至圣世家都不放在眼里,那樣一來的話,又會平白無故增加許多不利于杜寧的負面消息,使得諸國文壇更加的八卦。
“既然是至圣世家的請帖,那便去一趟吧”杜寧心想。
轉眼到了正月十五日。
孔城舉辦了許多民間活動,猜燈謎、放煙花、游龍燈、舞獅子等等,無比的熱鬧。
時至傍晚。
杜寧來到了春江樓,遞上了請帖。
“原來是云麒君,請上三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