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初一。
有兩名法家讀書人前來嵐州衙門,拜訪杜寧。
來者是客,杜寧暫時放下一堆未處理的公文,接見了這兩位讀書人。
“景國學子韓友仁,拜見云麒君。”
“唐國學子李青元,見過杜先生。”
兩名法家讀書人紛紛向杜寧作揖,發自內心的尊敬。
此時此刻,杜寧不僅僅是嵐州的州牧,具有在圣院的官位,還是一名實打實的儒道大儒,同時也是獲得圣院冊封的人族文君。
“二位免禮,請坐吧”
杜寧一抬手,示意兩人就坐。
“多謝杜君。”
“多謝杜先生。”
二人謝過以后,才在客位入座。
杜寧目光掃視兩位讀書人,他們都有著儒道翰林品境的修為,而且還都十分的年輕,年紀最大的景國學子韓友仁也就二十來歲出頭而已。
這些都是專修法家,比較有潛力且已有些許成就的讀書人。
原本杜寧和諸多法家讀書人有些些許矛盾和誤會,但是杜寧可以感覺到,這些法家讀書人對自己并沒有任何的惡意。
“二位文友不遠千里前來嵐州看望杜某,杜某非常高興,二位盡管在嵐州游玩,有什么問題可以隨時找我。”杜寧笑著道。
韓友仁說道“文君陛下,我等今日前來是有一件事情求您。”
“什么事情若是杜某力所能及,一定竭盡全力幫助你們。”杜寧說道。
“我們希望拜您為師,學習您推行的新法律。”韓友仁正色道。
“什么”
杜寧臉色微微一變,專攻法家的讀書人,居然想拜自己為師,學習自己推行的新法律,這可真是太陽從西邊升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