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伯清瞪大眼睛,呆呆地看著這一幕奇異的情景,失聲道“杏壇”
所謂杏壇,乃是讀書人眼中的學習圣地,通常只有半圣講學的時候才會形成杏壇圣地,比如像孔子那樣的圣人,他曾經在許多地方講學,留下不少杏壇,成為圣地,凡是在杏壇圣地學習的讀書人都可以近距離接觸半圣的思想。
許多人族的天才進入杏壇以后,可以在杏壇之中聆聽半圣遺音,甚至是通過杏壇讓自己的神念穿越時間和空間,抵達半圣當年講學的地方,親自向半圣請教求學等等,具有不可思議的力量。
杜寧以大儒之身開創杏壇圣地,前無古人,后無來者
從今日起,嵐州文院將會列為人族的杏壇圣地之一,并且順理成章的成為杜寧名譽所屬的文院,即便是文院的院君,名義上也只是一個幫助杜寧管理文院的管理者而已,杜寧才是嵐州文院真正意義上的主人
以后凡是從嵐州文院走出去的讀書人,都可以名正言順的說是杜寧的學生,在見到杜寧以后,都得恭恭敬敬叫他一聲“老師”。
諸國大儒無比震撼,一個個都說不出話來了。
作為大儒,他們比更多的讀書人都清楚杏壇圣地的意義
文院君洪黎更是狂喜不已,他本想借助杜寧講學來發揚一下自己的文名,結果有意外的驚喜,嵐州文院成了一處杏壇圣地,而他洪黎則是促成杏壇圣地的關鍵人物,正因為是有了洪黎的邀請,杜寧才會在嵐州文院講學傳道,從而形成杏壇。
杜寧是杏壇圣地之主,而洪黎也能算得上是半個主人,將沒有人可以撼動洪黎在嵐州文院的文君地位,哪怕是圣院,也不能輕易將洪黎撤掉。
除此之外,洪黎還有一個世襲罔替的特權,可以將他的職位傳給他的后人,就連人族半圣也不能隨意砸掉洪黎的鐵飯碗
這已經不是名揚天下的事情,而是足以將洪黎記載進入史書的豐功偉績,洪黎在文壇的地位將水漲船高,洪黎的后世子孫將會引以為榮。
“真沒想到,我們嵐州也有杏壇圣地了”
“嵐州之幸,更是人族之幸人族之幸啊”
“云麒君真了不起啊”
眾多嵐州的百姓們熱淚盈眶,從今以后他們走出去,要說自己是嵐州人,必然會廣受尊敬。
衛伯清只覺得自己的眼睛變得眼花繚亂,陷入了深深的自我懷疑。
若是杜寧的華夏新律真的是在顛倒人族秩序,若是杜寧的思想真的與法家思想背道而馳,斷然不可能形成杏壇。
“咔嚓”
衛伯清文膽開裂,嘴角流血。
“啊”
衛伯清慘叫一聲,仰頭倒在了地上,大口的鮮血止不住的流出來,臉上滿是悲憤和不甘之色,眼睛向上一翻,當場就暈厥了過去。
“咔嚓咔嚓”
許多法家讀書人的文膽也都相繼開裂,他們一個個死死咬著牙,全身止不住的顫抖,不過他們的情況相比于衛伯清還要稍好許多,并沒有昏厥過去。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