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喜云麒君詞成傳世,可喜可賀”
“張大儒贈之以詩,云麒君回之以詞,必成千古佳話,萬世流傳。”
“祝賀云麒君為我嵐州增添傳世詩,讓我嵐州名揚諸國,我們嵐州百姓感激不盡。”
四下里響起陣陣祝賀的聲音,云國讀書人高興,嵐州讀書人高興,諸國讀書人也很高興。
只有那些一直都反對杜寧,站在杜寧對面的遼國讀書人才不高興。
秦文林死死咬著牙,還是有些許不甘心,緩緩說道“恭喜杜君詞成傳世,此等傳世之詞除了您之外,也就只有半圣才有資格點評,不知云麒君可否為我們鑒賞一番”
許多讀書人向秦文林投去了些許厭惡的目光,杜寧自己寫的詞,居然還要求杜寧鑒賞給眾人聽,未免太過于失禮了。
“好,既然秦先生有此要求,本君當然不會拒絕,那么在鑒賞之前,本君再讀一遍這首詞,讓諸位加深印象。”
杜寧面向眾人,緩緩朗讀起來“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眾多讀書人聽到杜寧這一遍的朗讀,腦海中自然而然的呈現出這首詞的文字,從而讓眾多讀書人對杜寧這首詞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
“這首詞的詞意很簡單,明月從什么時候才開始出現的我端起酒杯遙問蒼天,不知道在天上的宮殿,何年何月,我想要乘御清風回到天上,又恐怕在美玉砌成的樓宇,受不住高聳九天的寒冷,翩翩起舞玩賞著月下清影,哪像是在人間。”
“月兒轉過朱紅色的樓閣,低低地掛在雕花的窗戶上,照著沒有睡意的自己,明月不該對人們有什么怨恨吧,為什么偏在人們離別時才圓呢人有悲歡離合的變遷,月有陰晴圓缺的轉換,這種事自古來難以周全,只希望這世上所有人的親人能平安健康,即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這美好的月光。”
杜寧緩緩道出這首詞的詞意,便讓眾多讀書人沉醉其中,回味無窮。
過了好久,全場再次響起掌聲,猶如海上的浪濤一般洶涌。
直到杜寧抬手示意,眾人的掌聲才緩緩停止下來。
秦文林深深呼吸一口氣,又緩緩吐出來,杜寧對自己的詞作沒有什么稱贊,卻勝過無數稱贊之言。
“杜寧的才能實在是太可怕了之前我還以為他為了自己的文名而犧牲云國文壇的榮譽,現在我才知道,他之所以敢那么吹捧張石松先生的詩,不是為了他自己的文名,而是他早就胸有成竹,準備了這首傳世詞作為回禮,杜寧年齡不大,可是這份心機太可怕了”
秦文林的后背一陣冷汗直冒,心中縱然有萬般不甘心,也不敢再和杜寧叫板,那樣只會自取其辱。
杜寧在詩文最后寫上“中秋節回贈張石松”等字樣,然后蓋上了自己的官印,用詩卷將其裝裱,以才氣托起送至秦文林的身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