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寧晉升界主擊殺法圣,在人族的文壇之上也引起了無比劇烈的轟動。
“殺得好!法圣伙同另外兩尊半圣降臨昆侖文界,那廝簡直該死!”
“若非杜圣力挽狂瀾,昆侖文界將會被異族控制,此等敗類不殺又有何用?”
“用一尊半圣來立威,方能彰顯文界之主的地位。”
支持杜寧的聲音眾多。
當然,持反對意見的人也有不少。
“真是難以置信,身為我們人族的半圣居然會做出如此卑劣之事,羅剎族已經向圣院進行賠償,無論如何杜圣也不應該一時沖動斬殺法圣。”
“丟盡了我們整個人族的臉,不僅枉為一族半圣,更不配為文界之主。”
“半圣理應金口玉言,一言九鼎,卻不曾想杜圣如此不要臉皮,我們以人族有這樣的半圣而感到恥辱。”
許多讀書人義憤填膺,在文壇之上對杜寧進行了各種謾罵,他們絕大多數都是遼國人,其中就有不少柯家和秦家讀書人的身影。
秦家人的謾罵屬于綿里藏針,用花里胡哨的文章來進行嘲諷,畢竟杜寧已經半圣,他們不敢直接指責,只能是通過比較委婉的方式來抒發情感。
但柯家人則是非常的肆無忌憚,因為他們的家族有半圣坐鎮,使得他們有直接呵斥半圣的底氣,而杜寧作為半圣偏偏不好降下圣罰。
這些人站在道德的制高點,將杜寧噴了一個狗血淋頭,并要求圣院能夠徹查此事,人族不需要出爾反爾的半圣。
看到杜寧被遼國人逮住機會謾罵,云國人自是氣憤不過,紛紛進行反擊。
“笑話!我已經從昆侖文界的友人那里了解到了事情的起因經過,原本是異族三圣挾持尚未封圣的云麒君,他們本來在向圣院勒索眾多寶物之后就殺人滅口,杜圣以牙還牙何錯之有?”
“一派胡言!他們身為半圣,也是鼎鼎大名的人物,怎么可能會做出那種事情?這無非是杜圣擊殺法圣的一個借口而已,聽說杜圣和法圣曾經就有一段不可化解的恩怨,杜圣如此行為簡直讓人感到齒冷。”
“你這讀書讀到狗肚子里的家伙,竟敢在文壇之上大放厥詞,你寧愿相信異族三圣高風亮節都不愿意相信杜圣的人品,你莫非是逆種不成?”
“大膽!竟敢惡意詆毀我們柯家讀書人,你算個什么東西!”
“原來是柯家的讀書人,難怪如此狗急跳墻,你們這些詆毀杜圣的柯家人有一個算一個,全部都是只能窩里橫的廢物,我們云國人最看不起的就是你們這些人。”
“你們這些云國人……”
雙方讀書人在文壇上一陣激烈謾罵,遼國人用仁義道德進行攻擊,而云國人則是以事實爭辯,吵得如火如荼。
其他國家的讀書人都心知肚明,遼國柯家和秦家被杜寧壓制許久,只要杜寧的所作所為稍微有失仁義道德,他們就會將其無限放大,并如同瘋狗一般窮追猛打。
道貌岸然的表相之下,隱藏著他們無比卑劣的另外一面,不知道是應該感到可笑,還是覺得他們可憐。
杜寧雖已封圣,但也時刻關注著文壇之上的事情,對于遼國人站在道德制高點上的謾罵,他置若罔聞。
清者自清,明者自明。
繼承界主之位后,杜寧需要處理昆侖文界許多事宜,短時間內不會返回圣林大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