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從長計議
搞農學的研究者們都有一些與眾不同的特征在身上。比如對人民群眾深切的愛,一腔熱血想要提升人們生活品質的愿望。
以及不是那么嚴格的科研倫理道德素養。
這倒不是說從事農學行業的專家都是心理變態,這實際上算是個職業病無論是植物還是動物,育種培養本身就是一件要打破一些常規道德倫理觀念的事情。
比如部分品種的性狀穩定回交、雜交、復交這些詞看上去雖然很正常。但如果把參與性狀培養的植物或者動物改成人
那這些實驗記錄就只能在各種記錄反人類罪行的判決文書里有所體現了還得是設置年齡,低于二十三歲不得的那種。
和各種各樣的跨物種、本物種雜交回交打了一輩子交道,袁思平的思路確實要比普通人更加“跳脫”一些。
但這個想法也太“科幻”了。
“袁院士您冷靜一下。”首先說話的是楊偉民,他已經被袁思平的想法給嚇出了一腦門子的冷汗,“誘導克隆大腦出來沒有用呀渡邊和十四號的大腦能夠在人工環境下正常獨立運轉,那是因為它們來自于擁有正常思維能力和健全人格的人類。從頭克隆出來的大腦沒有任何價值,哪怕讓它在形態上完全符合成年人的尺寸,但內里它就像是一個剛剛出生的嬰兒派不上用場的”
“這么培養出來的人腦只能作為基本的計算單元事實上它們可能連這種工作都難以承擔。”唐慶隆補充道,“人類大腦太脆弱,又太復雜且善變。它可以在一瞬間爆發出成千上萬個念頭,然后再把它們全都遺忘掉。但讓它專注于一件事情的計算上時,它的效果甚至不如一把算盤來的更好。”
兩位專家幾乎是在一瞬間就給出了“為什么不應該用定向培養的人腦來從事研究工作”的最標準答案。
“我雖然上了點年紀,但我還沒到老糊涂的時候。”袁思平點了點自己面前的麻將牌,“有些事情你們這個層次確實還接觸不到要我現在全部都說明的話會有些浪費時間。還是讓專業人士來吧。”
袁思平按下了桌上的按鈕,然后吩咐到“請童顧問來一下。”
過了大約五分鐘,一個帶著地中海區特產全白面具的人推開門走了進來。看到房間里的擺設后,他有些困惑的問道“三缺一袁老師,現在可是工作時間吶。”
“叫你來有正事兒。”袁思平擺了擺手,示意這位童顧問在唯一空著的座位上坐下,“我先介紹一下,這位是工程院、理學院、物理院和航天院的唐慶隆院士。這位是”他看著楊偉民,想了想說道,“即將上任的醫學會移植分會主委楊偉民。”
“也就是說,都不是外人。”童顧問點了點頭,“需要我現在就表明身份么還是等他們開始輪值了再進行”
“現在就開始吧。”袁思平點了點頭,“不先把你的身份搞清楚,他們兩個要說我是個老糊涂呢”
童顧問站起身來,帶著面具朝著楊偉民和唐慶隆點了點頭,隨后雙手扶在自己的太陽穴上,輕輕一按,卸下了臉上的面具。
一張熟悉的臉出現在了楊偉民和唐慶隆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