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真相”
“第二次測試完成。”中央大學所在的東陽特別市里,能源學院的遠程數控供電中心周圍戒備森嚴。東陽特別市的遠程數控供電中心作為早期實驗控制機組,擁有遠超現行數控的高頻調控能力,能夠以5毫秒為單位,快速調整特定地區的線路負載,維持或者提升特定線路的運行狀態。
目前全世界中也只有能源學院里的這套系統能夠做到全權全域,5毫秒調控現有的系統操作速度最快是20毫秒并且也沒辦法做到全權控制。供電部門一開始對這套操作設備寄以厚望,希望它可以完成對全球供電系統的接管監控,從而最大程度調配電網資源,支撐大崩潰后迅速攀升的用電需求。
結果證明,電該不夠用就是不夠用。缺乏能源支持最好的辦法應該是繼續建設電網和發電站,而不是試圖用調控系統來拆東墻補西墻。因此,這套設備也就成了完全過剩的設備。但為了制造它投入的資金可是回不來的,這么先進的設備宣告報廢,那不光是對資源的極大浪費,同時也會對研究審批了這個項目的眾多專家產生非常糟糕的影響。
最終,這一整套設備連同操作大樓一起,都成為了新成立的能源學院的教學實習點。然后變成了能源學院的學生們向其他學校的朋友們炫耀的資本知道么,我們學校里的那個數控供電中心,能隨隨便便讓高加索山的小村莊電路系統負載能力提升一倍
“第三次測試開始。”歸根結底,隔著幾百上千公里,以5毫秒為最短間隔單位調整供電系統的負荷,這事情聽上去好像很厲害,但線路本身的容量上限就擺在這里。調整負荷并不能讓線路上的用電需求減少,它只能盡量供給更多的功率,從而保證線路上的用戶電壓和功率穩定。所以,調整負荷的效果遠不如大量建造儲能設備,通過虛擬電廠系統調峰平谷來的效果更好。
但這套系統今天突然被綜合調查局帶著一票聯衛軍給控制了起來,能源學院里的師生全部被轉移到了中央大學里暫住。
綜合調查局給出的理由是,他們在能源學院里發現了一枚時間膠囊,因此要對周圍進行封鎖和無害化處理。
一群身穿白大褂的實驗人員正在操作中心里進行著緊張的測試工作這套設備雖然先進且超前,但畢竟是交給一群學生們做了二十多年的實踐教具。系統內部各式各樣的小問題數都數不清楚,就連操作間里也有一大堆損壞的,運行狀況堪憂的外圍設備。比如一按下去就會默認點按兩次的鼠標,平時根本不響但是偶爾抽風響到根本停不下來的音響,歪歪扭扭缺胳膊少腿的座位,大量粘在桌子下方的鼻屎和口香糖這讓實驗人員們直接放棄了“馬上開始操作”的想法,轉而按照最差的設想一步一步進行測試。
這些白大褂來自綜合調查局,也來自聯衛軍的電力保衛大隊。他們之中的每一個都是整個單位里最擅長電力系統操作的技術精英,同時也是經過綜合調查局詳細調查,確定可信的人才。
他們的工作任務是,在現場指揮下令后,于固定時間段內完成系統操作。而這些人需要操作的電力系統,位于學術委員會的三到五樓辦公室區域。
至于為什么要這么操作,這么操作的后果是什么他們一概不知,同時也不好奇。
“測試通過。”總之,在花費了幾個小時進行測試,更換了一大批設備,并且跳過了四臺服務器之后,這些來自綜合調查局、聯衛軍電力保衛大隊的工程師們向現場總指揮宣布了結果,“遠程數控供電系統準備完成,請指示。”
“按預定內容執行計劃。”現場的總指揮面不改色地回答道,他身上的深藍色西服外套在風里微微抖動著,“執行完畢報。”
“按預定內容執行預定計劃,執行完畢后報。”前來回報的工程師正確復誦指令后,拉下了自己身旁的物理連接閘口。一串微弱的特殊電波順著電線迅速飛出,向著遙遠的云陽市飛去。
“指令執行完畢。”在看到屏幕上返回了來自學術委員會辦公區配電器的確認信號后,這位沒頭發的工程師對著總指揮說道,“繼電器動作將在十五秒后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