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為難
這個世界上的學術研究一般難在兩個方面。
開題難,結題難。
開題難,難在三個具體的點上我要做什么,我得怎么做,我如何告訴基金會我要怎么做。搞不清楚研究方向,在廣闊如海邊砂一般的眾多研究領域中,如果貿貿然選擇了沒什么研究價值,也沒有什么研究空間的內容,輕則年白費,重則人生浪費。搞不清楚自己該怎么做,要么讓研究進行死活進行不下去,要么干脆得出錯誤的數據和推論。
想明白了這些關鍵節點后,研究員就得想方設法把這些方法,總結成審查專家和會計們能夠看懂的標書。然后拿著標書去基金會,向基金會和學術委員會申請一個可以讓自己站上去狂奔的“倉鼠輪”。為了讓自己的申請通過的可能性更高,有時候申請者還得卷一點比起其他研究者,我的背景更好,經驗更豐富;我承諾的實驗時間更短,能夠發表的論文也更多。
拿到了倉鼠輪后,難的就是結題。和開題不同,一旦完成開題,再想換一個路數就難了基金的資助、已經購買到的實驗材料、虎視眈眈的審計人員都不會允許科研人員隨意變更試驗方法和方向。
時間緊任務重,搞科學研究總是充滿了這樣或者那樣的麻煩和困擾。而科研人員就要在這些麻煩和困擾中,頂著極大的壓力和各種阻礙,把一大堆看起來毫無關系的實驗數據和結果湊在一起進行統計分析。
哪怕學術委員會已經在整個聯合政府體系內占據了極高的地位,哪怕整個聯合政府的工作重點都被轉移到了科學研究和發展上這種令無數科研工作者備受折磨的“開題投標中標實驗”過程仍然沒有任何改變。
按照學術委員會的委員們的說法,“都是千年的狐貍,就別扯什么聊齋。沒有標書和時限限制,一天之內基金的錢就能被全部套光。”
陸沉和他的“實驗”目前所處的位置比較獨特,陸博士正在體會一種前所未有的幸福的苦惱。
他沒有發文章的硬性要求,也沒有拿著鞭子恨不得一天開三次組會的導師催促。不用擔心開題方向有誤,更不用琢磨標書是否能夠最大化展示自己的優勢,從而獲取足夠的研究資金。
唐慶隆已經給陸沉做了“擔保”,學術委員會給他的實驗預算沒有上限。中央大學和物理研究所將為陸沉的實驗一切必要的支持,從設備到樣本,只要陸沉需要,什么要求都能在第一時間得到滿足。
陸沉現在面臨的苦惱是,自己有錢、有課題、有設備可以到處征用,但卻沒有足夠的人手做實驗。量子釋能綜合癥還是個高度保密不能對外透露的疾病,而基因工程制造人類則屬于嚴重違法行為。哪怕陸沉的實驗得到了聯合政府和學術委員會的特別赦免,他仍然沒辦法把那些極其耗時費力的基礎實驗項目委托給研究生們。
一個搞科研的臨床醫學博士,要是沒有免費的研究生勞動力,科研進度至少得被拖慢80以上。當然,有些實驗室的內容實在是太過高精尖,貿然引入勞動力碩士反而有可能起到反效果。
陸沉自己也有點拿不準“從多源細胞來源選取染色體,拼湊出可以分裂的干細胞”這個操作過程到底是難還是簡單,但有一點他可以肯定這活陸沉自己也沒干過。他的博士課題是免疫應答,和基因編輯技術、克隆體之類的“禁忌課題”完全不搭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