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理論進展
人這種生物是非常高效的正如同地球上其他自然進化而來的生物一樣,高效才是生存的第一保障。只有高效,才能讓生物在最低消耗的基礎上獲得最大收益。
這樣的高效不光會體現在人類進化出的各種生理結構和特征上,同時也會反映在人的行為模式上如果預期一件事情能夠一切順利完成,再怎么閑的人也不會自言自語嘟囔著“希望能夠順利”。
事實證明,驗證量子釋能綜合癥的整個過程中充滿了艱辛和困難。無論是從這項疾病的確定,還是診斷,乃至觀察和研究,每一步至今都充滿了不確定性。就算已經到了制造克隆人,進行復現實驗的進度,唐慶隆仍然不敢斷言量子釋能綜合癥就真的存在。
他們觀測到了個人的異常發熱,身體釋放紫外線和猛烈的爆炸發生。根據釋放能量的程度,以及持續發熱的時間估計,又受到了“大崩潰是一種基于量子狀態異常的傳染病”的啟發,陸沉才提出了“這種散發人體爆炸,也是量子狀態異常的疾病”的假設。
整個研究組一直都在試圖驗證陸沉的理論,并且根據能量釋放水平和人體釋放的紫外線,將“嫌疑人”鎖定在了人身體內的氫原子和氫原子唯一的電子上。理論計算基本能對得上,一些輕微的變化可能是因為對人體內氫原子數量估計的差異。天關客星和稠密電子場充能的假說,為這一理論了非常有說服力的機制。
但即使到了這一步,唐慶隆仍然無法斷言“量子釋能綜合癥”確實存在。因為目前的理論仍然存在著非常重大且嚴重的漏洞,嚴重到如果不解決它們,整個理論就根本站不住腳的地步。
陸沉的理論無法解釋為什么量子釋能綜合癥發生且僅發生在人類身上,而稠密電子場充能理論無法解釋自然界中氫元素外電子始終處于基態。
從原子層面分析,拋開數量差異,人類和老鼠身體內的原子本不該有什么根本性差異。既然人類會因為量子釋能綜合癥而爆炸,那么沒有理由其他的生物乃至植物不會發病。
如果稠密電子場確實從公元1054年開始就籠罩在整個地球上,那么沒有理由自然界中的氫原子外電子會自然地維持在基態上。人類應該從1054年開始就盡量遠離水體,就算不得不喝水也得閉眼水會不停向外輻射波長為1216n的紫外線,并且殺死水體里的一切微生物。
比這樣的根本性缺陷稍弱一些的缺陷也有,不過那些都不是很重要。事實上,唐慶隆甚至沒有拿這些東西去否定陸沉,他只是把自己的困惑記錄下來,然后尋找著可以將現有理論和這兩個關鍵缺陷鏈接并容的方案。
傳說中有些動物也會自殺,比如跳海的旅鼠,或者察覺到食物不足跳崖的盤角山羊,甚至主動躍出山崖只為了給年輕同類當墊腳石的飛渡斑羚。
但那只是傳說和謠言,旅鼠并不會改變自己身體的顏色,更不會成群結隊跳海。盤角山羊能在接近垂直的崖壁上如履平地,在人類眼里看似跳崖的行為其實只是它們去食堂的平坦小路。至于斑羚飛渡且不論它們是否具備計算拋物線的數學能力,就算斑羚是潛藏在自然界中的天然古典物理學家,雙羊精確差時起跳,準確在空中銜接并且完成二段跳接力的可能性也無限趨近于零。
自然界中,除了人類以外,沒有動物會主動自殺。同樣的,自然界中,除了人類以外,沒有動物會罹患大崩潰。
人類和其他動植物的區別可不僅僅只是身高體重以及會實用工具,僅以最簡單的發現為例只有人類會大崩潰。
關于僅有人類罹患量子釋能綜合癥的解釋,目前唐慶隆找到了兩個方向從人類的“特性”入手,或者從現有的證據出發。
大崩潰是一種量子狀態異常疾病,量子釋能綜合癥可能也是同一種類型的疾病。那么這兩種同一機制作用下產生的疾病,很可能擁有一定類似的特性比如僅針對人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