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幸登陸的是火星,如果是質量和地球差不多的行星,那整個登陸乘組至少要躺上一個月。
哪怕在火星的重力條件下,曙光乘組的成員們現在想要站起來活動也很困難。因此他們的登陸宇航服內部都裝著機械骨骼用以輔助支撐身體。
這種條件下,想要馬上出艙完成登陸活動本身就不現實——多躺一會適應重力反而更合適。
“我們已經發送了三次申請,但都沒有得到批準。”作為指令長,菲爾德在這個時候考慮的顯然比其他乘員更多一些,“我覺得那個研究組可能也不知道該怎么辦——這種時候什么都不做其實風險更低。”
“那我們就這么干等著?”中村拓也顫顫巍巍抬起胳膊指向舷窗外,“外面就是火星,只要踩上去能把自己的名字與阿姆斯特郞和尤里加加林放在一起了!”
登陸艙里一陣寂靜。過了許久,金宇哲嘟囔道,“哎西,最多記得阿姆斯特朗,誰記得奧爾德林?沒必要著急,反正第一個踏上月面的肯定是指令長。”
宇航員們當然也有自己的小心思,這是身為人類就無法擺脫的困局。但人類足夠了解自己,因此早就設置好了相應的解決方案。
宇航總局規定,第一個踏上火星的必須是本次任務的指令長——如果指令長無法完成任務,就以副指令長、駕駛員、在軌工程師、載荷專家的順序依次交替進行下去。
帶有外骨骼的宇航服被權限順序鎖死,想要提前去穿宇航服并且先行登陸的可能性根本就不存在。
“我們繼續等。”菲爾德迅速做出了決定,“多適應一下火星重力對我們都有好處——讓登陸艙先進行基礎展開,縮短一下后面的施工耗時。”
討論了半天,結果還是繼續等下去。中村拓也氣哼哼的雙手抱胸,艱難的側著身子睡了過去。其他航天員也逐漸進入了工作狀態,他們還要聯系正在火星軌道上的曙光七號,以及預定五天后同樣進入軌道的曙光六號。
總之,工作是做不完的——比起就這么躺著喘不過氣來,宇航員們還是更希望自己能夠有些工作來分散一下注意力。
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火星上的登陸艙已經完成了預先展開的工作——硬質支架在火星大氣中構筑出一個堅硬的結構,隨后四層耐穿刺耐壓的軟質隔層完成了對結構的全覆蓋。通過隔層充氣加壓,登陸艙在全自動的情況下完成了前進基地的主體構建工作。
接下來只要把設備搬運到指定地點,并且開始向下挖掘火星地表,尋找地表下的水冰就可以開始運行長期維生系統了。
火星上的能源供給也是個不大不小的麻煩,太陽能板在這里的運行效率比較低下,而且還有火星風暴的困擾。好在登陸艙的聚變爐功率容量足夠大,如果再配合上曙光六號的登陸艙聚變爐,火星上建造起來一座小型城市都不成問題。
只不過聚變爐的安裝和拆卸困難極大,要不然出于長期安排的必要性,怎么也應該給前進基地單獨配一臺聚變爐才好。
(本章完)
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