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飛行過程中,因為量子雷達的原因,無人機避開了一切能夠讓它暴露的危險。而量子雷達掃描的范圍是前方1公里的半圓,使得能量點的消耗被控制在可以接受的程度內。
看見遼闊的大海,燕飛心中一陣興奮。
他今天晚上放飛無人機,就是想要測試無人機的入海潛行功能。因為無人機躲在峽谷中,還是可能會被天上的衛星發現,所以他必須給無人機找個隱藏的地方,而大海的海底,就是無人機最佳的停靠場所。
燕飛選擇的海岸線非常偏僻,白天的時候都沒什么人出現,到了夜晚,更是渺無人煙。
無人機悄無聲息的飛向大海,等到它飛離海岸線兩公里后,燕飛心念一動,無人機機頭一沉,頓時傾斜著鉆進海水中。
無人機一進入海水中,就開始了變形,它細長平直的機翼向后面彎曲傾斜,而機翼下方的四個武器掛架也自動收起縮回到機腹中,整個機體變成更具海底潛行優勢的流線型。無人機的機體發生變形后,它最后面的大螺旋槳開始快速轉動,推動著無人機在海水里快速前進。
無人機進入大海中,燕飛并沒有感受到海水的壓力,也沒有感覺到溫度有什么變化,一切就和在空中飛行一樣。然后他就發現因為光線的原因,無人機能夠在海底直接觀察到物體的距離有限,但是聲音的收集倒是沒有受到什么影響,反而距離更遠更清晰。
在燕飛的操控下,無人機開始在水下潛行,在后面那個大螺旋槳的推動下,它的速度依然很快。但是和無人機在空中的飛行速度比起來,海底的速度還是大大減慢了。
根據輔助智腦顯示的數據,無人機在海底的最快速度只有150公里。這個速度雖然和空中飛行無法比,但是相對于其它艦船來說,這個速度已經將它們遠遠甩在身后了。
第一次操控無人機在海底潛行,燕飛的感覺非常新奇,如同在空中一樣,無人機的動作如臂指使,想要做什么動作都能做出來。無人機在海底快速前進,他驚喜的發現,量子雷達在海底也一樣能夠使用,只是因為海水的原因,量子雷達的最大檢測范圍縮短到了100公里。但是就海底來說,這一百公里的探測范圍已經足夠使用了。
在量子雷達的掃描下,海底的地形圖一分不差的呈現在燕飛的腦海中,然后被輔助智腦記載下來,作為導航的依據。海底雖然一片漆黑,但是有了量子雷達掃描出來的地形圖,無人機就猶如白天在大路上行走一樣,想迷失方向都難。
這里是華夏的近海,大海的平均深度沒有超過100米。但是整個大海卻顯得有些空曠,這些年因為漁民的過度捕撈,海底已經沒有什么漁業資源了。至少在燕飛的量子雷達中,就沒有發現幾條大魚。不過隨著他向著深海進發,各種海洋生物也慢慢的變得多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