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邊,一個現代化的碼頭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之下已經建設完成。具有了船只停泊、乘客上下、貨物裝卸的能力。但嚴格說起來,這只不過是碼頭的第一期工程,船只的停泊能力還很有限。不過隨著霧隱島建設的提速,這個碼頭還會在接下來的時間里進行擴建,以滿足更多的船只停泊要求。到了最后,這里將變成一個巨大的綜合性碼頭,擁有超強的船只停靠和貨物卸載能力。
在另外一邊,那個小型的火力發電廠也終于建設完成。同時完工的,還有各種電力轉變設備,以及用于電力輸送的管線。這些設備已經全部調試完畢,隨時可以讓發電廠并網發電。只要這個小型火力發電廠運轉起來,那么它生產的電力就能夠滿足霧隱島前期建設工作及工作人員生活用電的需求了。這樣一來,那四臺柴油發電機就能夠功成身退了。每天不再耗費大量柴油用于發電,這樣也能為燕飛節省一筆資金。
夢幻運輸的船隊在往返國內和霧隱島的時候,運來了一船煤炭,總重量達到了5萬噸。這船煤炭已經被轉運到火力發電廠的倉庫里,它們將被用來當成火力發電廠的燃料。不過火力發電廠對煤炭的需求非常大,光靠這點煤炭也堅持不了多長時間。所以在晚上的時候,燕飛讓無人機悄悄返回華夏,利用通用空間的特殊能力,將采購的大量煤炭挪移到霧隱島上發電廠的倉庫里。
為了達到保密的目的,這個火力發電廠的煤炭倉庫是燕飛單獨保管的,所以誰也不知道倉庫里面的煤炭數量到底是多少。而從國內出發的船只每一次都會運送5萬噸的煤炭到霧隱島,這些煤炭也會被運送到火力發電廠的倉庫里。有了充足的煤炭作為火力發電廠的燃料后,火力發電廠就能夠源源不斷的生產出足夠多的電能來,滿足霧隱島先期的建設需求。
11月8日,一個非常吉利的日子。在燕飛一聲令下之后,小型火力發電站開始正式啟動發電。發電廠的電力通過各種管線運輸出去,支撐著島上各種機械設備的運轉。只是這里的電力雖然得到了保障,但是霧隱島上空也出現了大量由火力發電廠煙囪排放的濃煙,這些濃煙破壞著霧隱島的空氣環境……
霧隱島碼頭的正式建成,加上小型火力發電廠的并網發電,是一個標志性的事件,它代表著霧隱島的建設從此邁上了一個全新的臺階,并具有了獨立自主的建設和開發能力。
在這兩個多月時間里,華夏的西域省再次發生了四場規模超大的沙塵暴極端天氣。趁著沙塵暴發生的有利時機,燕飛再次出動無人機分身趕到西域省,尋找可以進行運輸的大沙丘。他一共花了二十多天時間,不眠不休的將大量黃沙千里大挪移到霧隱島上。
這些黃沙被燕飛用于加寬、加高霧隱島上的黃沙堤壩。等到本次黃沙挪移完成之后,霧隱島上的黃沙堤壩高度已經變成了12米,寬度更是達到了恐怖的60米。
黃沙堤壩的高度提高到12米之后,巨大的鋼筋混凝土預制構件就徹底被埋在黃沙之下了。只要不是故意去尋找,都不會被人發現里面另有乾坤。而多出來的寬度達到30米的黃沙堤壩,則是被燕飛堆放到巨大的鋼筋混凝土預制構件后面靠近新陸地的方向上。這樣一來,海浪防波堤就成了最中間的支柱,它的兩邊各堆了30米寬的黃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