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華夏國內,帝都的科研所也立即發布了公告,他們先是將楊奇的身份從科研人員降低為后勤保障人員。然后通過楊奇被米國警方通緝認為楊奇在米國犯了罪,不但有辱國格,還丟了科研所的臉,于是單方面解除了楊奇的勞動合同,將楊奇從他們科研所開除了。
看見帝都科研所隔著太平洋兩岸進行的操作之后,燕飛就有些搞不明白了。那個科研所是楊奇的工作單位,所以對楊奇的情況最為了解,知道楊奇根本就不是什么KB分子。他們為什么硬要栽贓嫁禍給楊奇,并將他開除呢?要知道楊奇的科研能力非常強悍,這個科研所的絕大部分研究成果都是楊奇幫助他們取得的,失去了楊奇,也就意味著這個科研所將會失去獲得成績的源泉。這樣損人不利己的事情他們居然會干?
另一方面,華夏官方都還在支持楊奇,并沒有認為楊奇如米方所言是KB分子,楊奇最多只是嫌疑人。在國家沒有表態之前,這個科研所就提前將楊奇的事件定了性,并將楊奇開除,是不是在和國家唱對臺戲?如果事情在最后發生反轉,證明楊奇不是什么KB分子,那么這個科研所的領導怎么給國家解釋?
然后燕飛就覺得楊奇這件事情上疑點重重,楊奇一個生活基本上不能自理的人居然會被公派出國,而且還要承擔解答別人疑問的任務。楊奇雖然心中明白,但是不一定能將自己的意思表達清楚,這種狀態下怎么去為別人解惑?而且楊奇的厲害只是在科研所內流傳,其他人根本就不可能知道楊奇的真實實力,那么米國人是如何知道楊奇強悍的科學素養,并想要將他留在米國為米國服務的呢?
還有一點,燕飛和楊奇的關系的確很好,但是從大學畢業后就很少聯系,所以米國人一定不會知道燕飛和楊奇的關系有多鐵。那么他們是如何想到利用楊奇來引燕飛和毀滅者上鉤的呢?難道燕飛會為了一個多年前的傻乎乎同學冒險嗎?
燕飛之前只是將精力用在了救回楊奇上面,想得更多的就是如何救回楊奇并脫離險境,其它方面并沒有多想。但是在完成了這次救援任務后,燕飛卻發現了很多之前一直被忽視的細節,然后就開始懷疑楊奇事件背后的原因了。
楊奇是KB分子的事情被傳回國內之后,絕大多數的國人都不知道楊奇是誰,所以想當然的就以為楊奇是真正的KB分子。大家都討厭KB分子,于是對楊奇就有些罵罵咧咧,并認為他丟人丟出國了,并連帶著侮辱了楊奇的父母。在這樣的背景下,國內的一些媒體開始采訪楊奇的父母。
兩位老人家在面對鏡頭的時候老淚縱橫,根本就不相信自己的兒子是什么KB分子。他們是真正擔心楊奇的安全,所以希望有人能主持公道,為楊奇洗刷冤屈,并將楊奇安全帶回來。采訪過程中,他們不斷的對著鏡頭訴說楊奇的聰明和他取得的成就,來證明楊奇并不是KB分子。至于外界宣傳的楊奇性格古怪,全是因為楊奇將精力放在了科研上面,不善于與人交流,所以別人才會認為他古怪。最后兩位老人家開始譴責帝都科研所,認為他們是非不分,過河拆橋,落井下石。
而在米國國內,依然在連篇累牘的報道KB分子楊奇逃脫的消息。而燕飛以毀滅者身份在米國造成的巨大破壞和損失,現在還沒有一絲一毫的消息被傳出來。也不知道這些消息是被人壓下來了,還是記者們還沒有采訪到這些消息。
看見充斥網絡的楊奇在米國制造KB襲擊的報道,再見那些在網絡上肆無忌憚的指責楊奇的米國人,看見楊奇父母在媒體采訪中的無助,燕飛心中就有些憤憤不平。在這個時候,他深深體會到話語權的重要性。如果失去了話語權,那么別人就可以隨意拿捏你,從他們嘴里說出去的話就是真理,就是真相。將你捧上云霄還是打入地獄,就在于他們的一個念頭之間。楊奇的遭遇,就是話語權流失的最佳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