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奇雖然是超級科學家,具有極高的科研素養。但他也不是萬能的,他同樣需要借助別人的思維撞擊和火花,來獲得更多的靈感。他之所以想要將這些人帶到霧隱島上,并不是要和他們一起研究人工智能,只是想要通過他們的對話和研究,來獲得靈感而已。只要有了靈感,楊奇就能一個人將研究進行下去,并在最短時間里拿出研究成果。
燕飛看了一眼上面的名單,就發現名單里面有一些外國人的名字。他知道這份名單應該是楊奇利用輔助智腦上網,從網絡上收集的人員名單。
燕飛說道:“楊奇,科技雖然沒有國際,但是科學家是有國籍的,我們華夏之前遭遇其它國家的高科技封鎖,就是對這句話的最佳詮釋。所以我希望你在選擇科研助手的時候,盡量不要選擇那些外國人,我不希望我們的科研知識被外國人竊取。”
楊奇說道:“雖然不理解你為什么要這么做,但是我以后會全部選擇華夏的科研人員。”
燕飛指著那些人員名單,說道:“除了那些外國人,其他的華夏科學家我會想辦法將他們招募到霧隱島上。”
于是在燕飛和楊奇坦誠的進行了一場關于人工智能的交談后,楊奇就正式進行人工智能的研究。而燕飛則是想辦法將楊奇需要的人員從華夏請到霧隱島,同時為人工智能的研究提供物資上的保障,努力做一個合格的后勤保障官。
看著楊奇將大量的人員和物資投入到人工智能的研究上,燕飛心中就有了一個奇怪的想法。楊奇只是為了建立一個專業的實驗室,結果為了達成這個目標,他必須先建造一個超級核電站出來,為了超級核電站有核燃料能夠使用,他又制造了一條人工鯨魚從海水里提取鈾元素。
然后為了提高工作效率,楊奇又制造了一臺超級光子電腦出來。而為了讓這臺超級光子計算機發揮出完美作用,楊奇又創造了一門全新的漢語言出來,并用這門漢語言編寫了一個操作系統出來。而為了進一步提高實驗室的科研能力,楊奇又要制造一個人工智能出來。
楊奇為了完成一個大目標,就達成了很多的小目標。而且隨著實驗室建設不斷推進,肯定會出現越來越多的問題。要解決這些問題,楊奇勢必還要做更多的額外的事情。
看見楊奇陷入這個反復的循環中,燕飛就有些好笑。也不知道楊奇要做多少事情,才能完成楊奇想要得到一個專業實驗室的目的。
只是這次的人工智能和之前所有的研究都不一樣,它無法在短期內得出具體的成果,甚至不知道它到底能不能成功。但是一直進行下去的話,卻很可能在某一天會出現突破,然后人工智能就正式誕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