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飛的無人機分身沒有潛入海底進行水下偷襲,而是選擇正面強攻,第一次在世人面前毫無保留的將自己的強大攻擊力展現出來。
消滅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只是消耗了三枚AGM—129隱身巡航導彈,而剩下的六枚AGM—129隱身巡航導彈繼續飛行,它們的目標赫然是米軍剩下的三艘阿里伯克級導彈驅逐艦。
如果是完美狀態下的米軍航母作戰群,燕飛想要在正面作戰中將它們全部擊沉難度很大,就算耗盡無人機一次刷新的所有導彈也不一定能夠成功。如果遇見完美狀態下的米軍航母作戰群,燕飛最好的選擇就是讓無人機潛入海底,發射魚雷版的AGM—129隱身巡航導彈進行攻擊,因為那樣才是最佳的攻擊手段。
但是在米國衛星網絡被燕飛全部摧毀,布什號航母上的電子系統被完全壓制,整個航母編隊失去了統一指揮的情況下;在燕飛發射的誘餌彈的引誘下,相互之間無法共享數據信息的米軍軍艦為了自保,拼命對著誘餌彈發射反導導彈。如此三番兩次后,米軍軍艦居然將武器架上的反導導彈發射干凈,而想要重新裝載反導導彈又需要很長一段時間。
在燕飛的算計下,米軍軍艦犯下致命錯誤,完全喪失了遠程反導作戰能力。所以就算燕飛從天空中進行正面強攻,米軍也沒有多少辦法能夠阻攔。而且燕飛已經和米國宣戰,為了最大程度的震懾米軍,他沒有選擇繼續隱藏無人機的戰斗力,而是正面硬鋼,要將無人機的超強能力向米軍進行展示,讓米國方面知道燕飛和夢幻島的厲害。
發現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很悲慘的被三枚導彈擊沉后,其它所有米軍軍艦都膽戰心驚,生怕自己步上同樣的后塵,同時又對AGM—129隱身巡航導彈的可怕威力恐懼不已。不過燕飛的攻擊并不以米軍的意志為轉移,剩下的六枚AGM—129隱身巡航導彈兩兩一組,每一個小組攻擊一艘阿里伯克級導彈驅逐艦。
在量子雷達的準確引導和輔助智腦的精準控制下,那三艘阿里伯克級導彈驅逐艦還是沒能逃過AGM—129隱身巡航導彈的狂暴攻擊。爆炸之后,它們毫無意外的全部被導彈擊沉,造成了大量米國海軍士兵的傷亡。
無人機分身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攻擊,就展現了極高的效率,只是十枚AGM—129隱身巡航導彈就擊沉了四艘米軍主力戰艦,給米國人造成了巨大的經濟和人員損失。
布什號航母上的艦隊指揮官非常憤怒,不過他已經失去了指揮整個艦隊的能力,只能眼睜睜看著未知導彈攻擊自己的艦隊。他看著附近海域燃燒的海軍戰艦殘骸,看著在海面上無助掙扎的米國海軍士兵,看著漂浮在海面上的殘破米軍尸體,這位艦隊指揮官就滿是絕望。可惜布什號航母上的電子設備全部失靈,就連指揮航母本身都非常困難,更不用說指揮整個艦隊作戰了。他唯一能做的就是祈禱,希望形式發生逆轉,能夠帶領自己的艦隊逃離這片可怕的海域。
在現代戰爭中,航空母艦是當之無愧的作戰主力,依靠的就是它搭載的艦載機。但是一旦航母上的電子設備全部失靈,飛行甲板上的艦載機無法起飛之后,航母就被打回原形,它的戰斗力甚至不如一艘最為普通的導彈驅逐艦。
“這一定是毀滅者那架恐怖戰斗機發動的攻擊,也只有這架戰斗機才有如此強大的隱形能力和持續而又狂暴的攻擊能力。那種炸沉主力戰艦的導彈原理是什么?為什么三枚就能擊沉巡洋艦,兩枚就能擊沉導彈驅逐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