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過程非常復雜,電磁炮的攻擊距離越遠,中間的變量就越多,誤差也越大。就算一開始的時候計算好了攻擊方向,但是等到超級彈丸抵達目的地的時候,卻會發現它已經在原有基礎上偏離了太多的位置。
比如這枚超級彈丸,在輔助智腦的模擬計算中,它現在就應該擊中其中一架B-2了,但是實際上它現在距離B-2足足超過了20公里遠。所以這枚超級彈丸沒有取得任何成果就消失不見,B-2隱形轟炸機的駕駛員甚至沒有發現遠處有這樣一枚超級彈丸的存在。
不過燕飛也不失望,這次攻擊只是為了對各種數據進行收集,并不是真正的攻擊。在超級雷達的監控下,這枚超級彈丸的所有飛行數據全部被輔助智腦收集到,等到這枚超級彈丸消失,輔助智腦已經獲得了從夢幻島天空到太空,從太空重新進入大氣層,這整個過程中的所有數據。
輔助智腦只要將這些數據輸入到自己的數據庫中,馬上就能建立一個完整的模擬系統。然后輔助智腦在這個模擬系統中進行重新計算,雖然依然無法確保電磁炮的攻擊百分百準確,但是卻可以大大提升攻擊精度。
只是一瞬間,輔助智腦將計算出來的數據輸入到電磁炮控制系統,開始對電磁炮的發射數據進行微調。就看見200米長的電磁軌道進行輕微的移動和調整,然后電磁軌道上的藍光不斷閃爍,無數的電磁炮彈丸被發射出去。只是很短時間,就有大量的電能被消耗掉,就算有兩個超級核電站支撐,也有些支撐不住,甚至讓夢幻島上的正常用電都出現了問題。不過這個問題在超級彈丸發射完畢后,就得到了完美的解決。
軌道電磁炮猶如機關槍一樣,向著遠處的天際中射出一萬枚超級彈丸,這些超級彈丸被空氣摩擦產生的熱量燒得通紅,它們在天際中變成一條連綿不斷的紅色金屬粒子流橫跨整個天際。
在第一次的測試中,超級彈丸從發射出去到抵達一千公里處的戰場,需要的時間只有74秒鐘。這第二批超級彈丸的飛行時間同樣只有短短的74秒,不過它們的數量變得更多,覆蓋的攻擊空域更大。它們先是進入太空中,然后重新返回大氣層,抵達米國B-2隱形轟炸機的飛行線路,從天而降對它們進行最為狂暴的攻擊。
燕飛第二次攻擊發射了一萬枚超級彈丸,就是要利用數量優勢來提升攻擊成功率,爭取不留下攻擊死角。在輔助智腦的精準控制下,每一架B-2都面臨著三千多枚超級彈丸的攻擊,而且它們的攻擊非常突然,速度還很快,所以飛在最前面的一架B-2沒反應過來就被幾百枚超級彈丸同時擊中,超級彈丸中攜帶的巨大動能對B-2機體造成毀滅性的破壞,然后將這架B-2凌空打爆,甚至連里面的飛行員都沒有跳傘逃生的機會……
發現自己的隊友被人擊毀后,其余兩架B-2才發現不對。只是這些超級彈丸的體積實在太過細小,和普通子彈的彈頭差不多,B-2的雷達根本就沒有發現它們,所以才被超級彈丸偷襲成功,擊毀了一架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