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楊奇只是負責將宇宙戰艦設計出來,并不管它到底能不能生產出來。比如在楊奇的預想中,這艘宇宙戰艦將采用核聚變作為能量來源,對于可控核聚變技術,楊奇已經有非常成熟的理論了,這種理論通過了科技推演系統的驗證和肯定。但是以地球當今的科技水準,因為缺少很多必要的設備,根本無法將可控核聚變發動機生產出,就算燕飛使用無人機小型生產車間也不行。
還有,在楊奇的設計中,這艘宇宙戰艦將使用量子雷達作為探測工具。關于量子技術,整個地球都處于基礎研究中,還沒有得出具體運用,但是楊奇卻提出了很多的量子技術應運設想,這些設想還通過了科技推演系統的驗證,其中就包括量子雷達。
楊奇雖然知道量子雷達的工作原理,并在理論上將它生產出來了,但是在現實中卻無法生產量子雷達,因為其它基礎科學落后太遠,缺少必要的生產設備。同樣的,還有很多關于宇宙戰艦的其它部件,都存在這樣的問題,它們雖然在技術上得到了驗證,但是都無法生產出來。
不過燕飛并不需要將這艘宇宙戰艦生產出來,他只是需要生產這艘宇宙戰艦的技術和工藝,然后將這些技術輸入到無人機輔助智腦中。等到無人機升級的時候,直接以這些技術為模板,將宇宙戰艦具現出來。燕飛以前并沒有經歷過這樣的升級方方式,但他覺得這很可能是以后無人機升級的常規操作,完全值得嘗試一下,除非他能夠在現實中找到更加先進的宇宙戰艦。
楊奇接受這個任務已經很長一段時間,也有了一些成果,現在燕飛詢問,他馬上將設計進展對燕飛講述:“你要求我盡量將宇宙戰艦設計得先進一些,擁有超越一切的戰斗力,所以我調動了整個實驗室的力量,配合上超級光子計算機和人工智能,利用之前獲得的數據和各種資料,已經完成了宇宙戰艦的外形設計。”
楊奇通過“夢幻”,將一艘宇宙戰艦的外形投影到燕飛面前,這是夢幻島最新的激光投影技術,已經達到了以假亂真的地步。燕飛看見懸浮在半空中的宇宙戰艦,就有些驚艷的感覺,這艘宇宙戰艦呈現紡錘形,充滿科幻的感覺。
燕飛撥弄了一下宇宙戰艦,投影的宇宙戰艦就隨著他的手勢改變方位,讓他可以看見其它角度。燕飛說道:“宇宙戰艦的內部設計得怎么樣了?”
楊奇說道:“你的要求很苛刻,要求里面的每一項技術就算不能立即生產出來,也必須得到科技推演系統的驗證,所以我們對里面各項設備的設計進度很慢。直到現在,總體完成進度還不到80%,這其中大部分都是地球上已經具有的生活保障系統。不過大型核聚變發動機、宇宙戰艦控制中樞的量子電腦、量子雷達系統的設計已經完成。剩下的20%包括武器系統全部是宇宙戰艦的核心部位,都是硬骨頭,我們還在對支撐這些核心部件的技術進行攻關,可能還要很長一段時間才能全部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