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數據的不斷收集和完善,那塊核心殘骸的立體圖像就變得越來越完整。燕飛之前在猿族圖書館觀看過猿族科學家拍攝的紀錄片,紀錄片中也出現過人類太空堡壘的遠景圖。只是那個時候沒有參照物做對比,燕飛并沒有覺得太空堡壘有多大。但是等到他親自靠近核心殘骸,并計算出核心殘骸的大致數值后,馬上就被太空堡壘的巨大驚呆了。
太空堡壘在墜入大海之前,曾經發生過多次大爆炸。在這幾次大爆炸中,太空堡壘的體積急劇縮小,當它墜入大海的時候,只是留下了最核心的部位。按照體積計算,這塊核心殘骸的體積最多只有完整太空堡壘的十分之一。但就算是這樣,當燕飛操控的無人機分身靠近核心殘骸的時候,才發現這塊殘骸的體積依然龐大無比。
在輔助智腦還原出來的立體圖案中,燕飛發現核心殘骸雖然外形不規則,但它的長度依然超過了30公里,寬度也達到了10公里,就是高度也有1公里。無人機分身的原型是B2戰略轟炸機,它的體型已經非常龐大了,但是這樣的體型和這塊太空堡壘核心殘骸比起來,卻像是細小的蒼蠅一樣微不足道。
這樣巨大的體型,根本就無法被整體收進通用空間,更加無法通過空間通道將它挪移到夢幻洞天里。所以燕飛只能是在深海海底對這塊核心殘骸進行研究,并將殘骸里有用的物體拆解,然后想辦法運回夢幻洞天,留待以后慢慢研究。
在量子雷達的不斷掃描下,核心殘骸里面的一切都開始慢慢顯露出來。燕飛就發現核心殘骸里面已經殘破不堪,絕大多數的地方都進了海水,里面有大量的海底生物生活著。但是在最核心的地方依然是密閉的,和外面的海水隔離開。從整塊核心殘骸的布局來看,燕飛最想要得到的宇宙人類文明和科技資料很可能就藏在里面。
于是燕飛操控著無人機分身進入核心殘骸空間里,他沿著核心殘骸外面的巨大裂縫進入里面空間,在無人機前方探照燈的照射下,可以清楚看見里面的情況。里面到處都是破敗的艙室,在這些艙室里面,全部是堆積的泥沙和腐爛的海底生物,在這些東西的遮掩下,已經看不出艙室原本的模樣了。
核心殘骸里的金屬在海水的腐蝕下已經失去了金屬光澤,看起來黑漆漆的沒有任何金屬特征。里面依然長滿了海底植物,一些海底魚類正在這些植物中游蕩。在發現探照燈的亮光后,這些魚類被嚇得四散奔逃。
在海底植物和海底魚類的點綴下,從外形上已經看不出這是一座可以在宇宙中飛行的太空堡壘的殘骸了。不過在這些植物和泥沙縫隙中,偶爾也會有銀光閃過,證明它曾經是宇宙人類的科技結晶。
量子雷達早就掃描清楚核心殘骸里面的進出通道,燕飛的無人機看起來像是無意識的亂走,但卻沒有出現迷路的情況。只是在途中遇到了幾個非常狹窄的通道,燕飛不得不調整無人機的前進角度,才堪堪通過這些狹窄的通道。
燕飛一路前進,隨處可以看見殘破艙室。在這些艙室里面,偶爾還可以看見一些不知道是什么用途的奇怪物品。只是時間過去太久,加上海水的不斷侵蝕,這些物品已經看不出原來的模樣了。這讓燕飛有些惋惜,要知道這里的東西都是宇宙人類制造出來的,隨便從這里拿一個東西出去,都可能給夢幻島帶來新的科技思路,說不定就給夢幻島帶來了科技突破的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