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施工機器人的努力下,靈神星上已經修建了成百上千條臨時火車軌道,這些火車軌道通過卡槽將空間運輸火車吸附在靈神星地表,幫助它們將夢幻島上的石油運送到大型倉庫里。
這些石油在夢幻島上的時候還是液體,但是等到它們被運送到靈神星上后,它們馬上就在太空中超級低溫的作用下變成了堅硬的固體。這也正好方便燕飛將這些石油固體儲存在大型倉庫里,節省了大量的倉庫建造成本和修建時間。
燕飛在靈神星上采礦,但他只是負責將鐵、鎳礦石開采出來,并不需要對它們進行提煉操作。因為無人機升級的時候會自動從礦石中吸收原材料,而不必管它們到底處于什么樣的化學狀態中。所以這些礦石只要被開采出來,并將它們放在距離無人機升級點30公里范圍內,就可以被無人機吸收。少了提煉這個流程后,大大減輕了燕飛的工作量和時間。
在夢幻島超前科技的支持下,靈神星上的礦產開采工作很快就進入快車道。在各種智能設備的運用下,大量的鐵礦和鎳礦被開采出來,并運送到大型倉庫里。燕飛雖然還呆在靈神星上,但他唯一的工作就是盯著智能程序,看看有沒有出現問題,對于如何采礦,他已經完全插不上手了。
在這段時間里,楊奇和陸萍萍也來到了靈神星。為了能夠進入宇宙中,他們身上穿著厚厚的防輻射宇航服,臃腫得像是個五百斤以上的大胖子。他們只是普通人,雖然靈神星上幾乎沒有重力,但穿上宇航服的他們依然舉步維艱,非常不適應宇宙中的環境。所以他們只是在這里呆了幾個小時時間,就又回到了自己的工作崗位上。
楊奇來靈神星的目的很明確,就是實地考察自己制造的設備在宇宙中的使用情況,并根據使用情況進一步優化它們的采礦能力,提高工作效率。另外一方面,楊奇要親自感受一下在宇宙中和在地球上的區別,來讓他更好的認識自己所在的宇宙,完善他的宇宙模型。
陸萍萍和楊奇的目的完全不一樣,她純粹就是好奇,想要親自體驗一下宇宙中的神奇。上次燕飛說過要帶陸萍萍進入宇宙中,她就非常期待這一天的到來,所以她這段時間一直在做準備工作。只要她有空余時間,就會在專家的指導下進行身體鍛煉,并學習一些在宇宙中遇到特殊情況的處理方法,就是為了有朝一日能夠和燕飛一起進入真正的宇宙中。
只是陸萍萍的訓練時間太短,還沒有完成進入宇宙中的訓練,所以她完全不適應宇宙中的極端環境。她只是在靈神星上呆了一段時間就迫不得已的返回了夢幻島。不過有了這次靈神星之旅后,讓陸萍萍知道了在宇宙中生活的艱辛。她一想到燕飛獨自在如此惡劣的環境中生活那么長時間,就覺得燕飛真的好辛苦。所以她下定決心,在接下來的時間里,她會將自己的身體鍛煉好,讓自己也能自由的進入宇宙中,希望能夠為燕飛分擔一部分工作量。
時間就在燕飛在靈神星上的采礦中快速過去,三個月后,夢幻島上的1000億噸石油被全部運送到靈神星上。而蘊含3500億噸鐵的鐵礦石、1500億噸鎳的鎳礦石也被全部開采出來,它們都被堆放在那些大型倉庫里。為了確保這次升級萬無一失,燕飛還特意多運送了200億噸石油,多開采了500億噸鐵礦石和300億噸鎳礦石,盡量避免因為缺斤短兩的事情導致無人機的升級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