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溫心算了一下,一百萬瓶就是一百萬兩白花花的銀子,成本不到二十萬兩,現在,又在任大人的幫助下開拓了臨安的市場,供不應求,這個利潤確實驚人。
“好,你在里面挑出品質最好的一百擔,我們一起精心釀造,作為貢酒。”吩咐完畢,王溫帶著丁天祿開始挑糧。
第一波四千擔的糧食進窯開始釀酒了,其它的糧食暫時放在倉庫中,等待新窯筑成后再蒸熟釀造。
生意一天紅似一天,庫存的酒即將見空,客戶的訂單還是不斷的過來,有本地本路的,更有各路的客商,一句話,皤灘的仙居酒名聲已開始傳遍大宋各地。
時至初夏,王溫經過了稻田,看到水稻經過幼苗期、分蘗期、抽穗期到了結實期,看著田里的稻子,谷粒飽滿,心里極為高興地想,不出意外的話又是個豐收年,再過一個月,又可以開始收糧了。
天有不測之風云,王溫剛回到西郭洋的酒坊里,只見東方飄來一片烏云,開始下雨了,這雨綿綿不絕,如天漏一般,傾盆而下,
連續五天沒一刻的停歇。永安溪也開始發大水,周圍的稻田全被淹沒。王溫的心一涼,這一季的糧食算是絕收了。
雨還沒有停歇的跡象,永安溪沿岸有多個地方決口,洪水泛爛,沖垮了村莊,沖走牲畜。人是跑到高處了,可沒了糧食。洪水過后,上萬災民涌到永安城里,鬧哄哄的,要求縣府衙門開倉放糧。
開倉放糧這是大事,一個縣令又怎么能夠決定但派人向朝廷請示,一級一級的批下來,怎么著也得一兩個月的時間,這段時間內,萬一發生餓死人或民變什么的,自個的烏紗帽就不保了。當官得為民作主,救民與水火之中,不是逼民為盜無論為己還是為民,都得有所行動。周縣令立馬派衙役以八百里快騎的形式把信送往東京。可是,不到一天,衙役回來了,報說,到處大雨,驛道不通。
等待朝廷命令,遠水解不了近渴,縣衙出錢,一是沒這么多的錢,二是公帑購糧,與開倉放糧一樣,要擔極大的風險,除了發動富戶捐錢捐糧外,暫時沒有其它辦法。可要富商撥毛,談何容易,周縣令向師爺問計。
師爺回復“城里二千余災民,每天需糧十擔,短時并不難辦。本次城外受災之民,多達近萬,得到洪水退盡,村民復耕到下一季糧食產出,得有百多
天的時間,需糧萬擔,數量巨大,本縣中,唯有王溫的醉仙居酒鋪才有這個能力,聽說前些日為了釀酒,他們從外地購了上萬擔的糧食,不妨可以找他商量。”
正在商量怎么派人去請時,衙役來報“老爺大喜,王溫帶著十輛大車,車上載滿糧食,在縣衙門口求見。”
周縣令握著他的手,連聲感謝道“王大善人真的是雪中送碳啊。”
縣城內暫時平安無事了,可是,各鄉各村之間還有無數的災民得不到糧食。另外,這二百擔的糧食是個人的私糧,捐出也無所謂,要救更多的災民,就得動用釀酒的糧食,這是八家酒鋪共同出的錢,不經得他們的同意,也動不了啊。對著縣令的進一步請求,王溫只能暫時對他表示了歉意。
漲水之時,正是魚精活躍之日。將軍魚精羅大成感到機會來了,于是,又一次化身人形,來到皤灘。。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