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聲號子如慨嘆,
時過境遷響耳畔。
哦咿咗喂,呵咿呀,嗨喲,
嗨咗嗨咗,嗨咗海咗。
隨著嗨喲、嗨喲的一聲高過一聲,男同學們感到有趣,紛紛地圍了過來,從另外的采石工手里借過工具,也跟著吼了起來。河灘旁響起了一陣又一陣雄壯的石工號子聲。后來到達的竹筏不明就里,看大家唱得熱鬧,也跟著齊聲喊了起來。石工號子無論節奏還是歌詞都十分簡單,一旦帶動起來,引得千人應和。
傍觀的一個戴著金絲墨鏡的老教授模樣的拿出手機,邊拍邊向他的幾個游伴說道“這是下里巴人故事的重現啊。”
下里巴人是戰國時期楚國的民歌,相當于現在的流行歌曲,當年在楚都時,歌聲一動,圍觀的人中有好幾千人跟著唱。聽老教授模樣的人一說,一幫老頭老太也低聲地跟唱著,最后,直開喉嚨越唱越響。大家不再拘束,開始放飛自我
飄流結束后,金華斌安排大家在溪口園邊的一家發少辦的農家樂中就餐。發少項海星的餐飲業務又擴大了,做起了農家樂聯營,據他介紹,現在,已有二十多家聯營店。邊上正在擴建造房子中,為了更有鄉村特色,房子采用古老而原始的制造方法,用土坯打造。十幾個民工用四根繩子吊起一塊大石頭,正在打夯,邊打邊高喊著
打夯的起喲外嗨
向前向前來喲外嗨
左打一夯外嗨
右邊上來呀外啦嗨
當中間兒打喲外嗨
再上前來呀外啦嗨
掌夯的喲外嗨
夯掌正呵外嗨
走了夯把喲外嗨砸腦袋。外得嗨
牽繩的外嗨別發懈喲。外嗨
該送的送呵外嗨該拽的拽。外得嗨
大家伙喲。外嗨使齊捷勁喲。外嗨
亮亮夯底喲。外嗨
夯飛起來喲。外得晦
一夯一個坑喲。外嗨
夯夯碰實在呀。外嗨
地腳打得好哇。外嗨
新房矗起來呀。外得嗨
夯兒砸得好。外嗨
主人不虧待。外嗨
上墚喝喜酒。卟嗨酒肴八個菜。外得嗨
越打越起勁喲。外嗨外嗨
歇歇接著來嗨外外啦嗨
“這曲調與中午石匠號子有些類似嘛。”同學們的情緒還沉浸在中午的石匠號子中,對金華斌說道“我們農村里小時候也是這樣造房子的,可是,磚房出來后,就沒人會造了,現在,菜還沒上來,要不,你跟朋友說一聲,讓我們也來活動活動筋骨,憶一憶童年
打夯沒有采石這么危險,一個不小心就會砸在手上。打夯是四根繩子捆著個木塊,大家一起用力。講究的是力量的協調,必得有人指揮才能整齊合一。自然地,作為地主的金華斌充當了領頭喊號子的組長了。響亮的號子聲中,大家一起用力,不到十分鐘,一個個都累得滿頭大汗。菜上桌后,大家哄的一聲,伸出筷子搶了個精光。
“知道為什么勞動人民吃飯特別香了吧”金華斌指了指桌上光光的盤子,吩咐加菜。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