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團建順利結束了,金華斌與蘇月紅盤算了一下本次活動的利潤。總收入15萬元,各項開支7萬8千多元,毛利潤7萬多。
看了看手上厚厚的票子,金華斌說道“親愛的,跟著我們一起的兩位領隊也辛苦了,要不,給他們每人發一千錢作為獎金”
“現在的行價是一個領隊每天三百,他們只給我們帶隊二天,我們當場就給了每人一千,已超出行價的近一倍,再給一千元,有點多吧”蘇月紅遲疑了一會兒說“也罷,有了他們,我們的活兒更好做,就聽你的。”
與王信也這方的賬也結清了,本次活動共凈賺四萬九千元。手機里,王信也說道“合作愉快,我這里又有兩個單子,一個是上海合資企業的,三十多人,一個是寧波某國企的,五十多人,你們給安排一下。”
一周就是四萬多的利潤,活動發到微博與論壇后慢慢地發酵,還會有一份不錯的收益,這生意確實不錯。但一下子來了兩個團隊,兩人肯定是忙不過來的,生意到了又不能往外推。
金華斌盤算了一下道“我們倆帶上海的團隊,寧波的交給大貓領隊,再給他們每人加二千的辛苦費,你看怎么樣”
三天賺三千五,這價格絕對的超高。蘇月紅雖說心痛這錢,細一想也看開了,活總得有人干,自個賺的才是大頭。遲疑了一下,點頭答應了。于是,金華斌把對方的聯系方式交給了領隊大貓,兩人精心準備著上海團建的各項細節。
上海團建的合同簽下來了,價格與第一次的團建相同,也就是說,本次又可以把四萬元左右的毛利收入口袋中。寧波的團建卻無進展,問大貓,回復說,對方因為我們報價太高,換到寧海舉行團建。
電話聯系的結果果然如此。生意場上,有成有敗,只是,寧波是王信也的老家,這個客戶搞砸了,有些對不住他。金華斌與他作了手機溝通后,他十分諒解地說“沒事,團建的客戶有得是,不差這一個兩個的,你們先把上海的客人招待好。”
行程的安排與第一次相同,只是,上海的客人看第一次的宣傳資料的錄像時,發現陳嶺處有野生的茶葉,提出是否可以安排一到二小時采一采茶。
采茶得早,現在是初秋了啊,哪里來的好茶葉但客人看到野生茶葉,非要他安排不可。客戶是上帝,既然他們這么說沒關系,就按要求給列入計劃吧。
野生的茶林里,裊裊地響起了采茶歌。
正月的采茶是新的年嗬嗨,姐妹雙雙編茶簾嗬嗨。
二月的采茶茶苞的芽嗬嗨,姐妹雙雙采細茶嗬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