鯰魚切塊洗干凈。只少許、鹽腌十幾分。姜片鍋中煸炒,熱油煎、兩面金黃。六丁陰火,再加生抽老酒冰糖。品一口、刺少肉嫩,嘆口福不淺。
大伙品味鯰魚時,金華斌繼續故事:孫大人把畫拿走后,吳員外略一思索,對兒子道:“你另外準備三千兩銀子,派一眼生的精細家丁,到臨海紫陽街蹲守,看到有人賣這畫,立即把它買回。”
吳公子十分不解,問道:“父親何以認為孫大人會到紫陽街拋售此畫?”
吳員外分析道:“此人官聲尚可,癡迷名家書畫,銀兩不多,三千兩銀子化得肉痛,現畫有三幅,難辯真假下,他必會一幅送禮,一幅自賞,一幅出售回本。近處字畫開得出價格的,只有紫陽街。”
四天后,仆人回來了,吳公子道:“父親果然是神機妙算,畫已購回,兒子留在畫上的指甲劃痕還在,正是我們府上的原畫。”
又過了十天,仙居縣城里傳來一個消息,卸任官員孫大人在書房看畫時,不慎推倒蠟燭起火,不久,火被撲滅,只見孫大人在院里大哭道:“我的吳道子啊,我的二幅吳道子名畫啊。”邊哭邊瘋瘋癲癲地跑出門外,被鄉紳們傳為飯后茶余的笑談。
吳員外聽聞后,召集幾個兒女到祠堂,向祖宗牌位焚香祈禱后道:“天道報應,果然不爽,吳道子的名畫是我們家傳的,兜兜轉轉一大圈,還是回到我們手上。三千兩白銀本是孫大人的,同樣,復回到他的手里,命里沒有的總沒有,結果是世上多了些故事,其它什么都沒變。”
停了停,吳員外道:“徐山得寶籃也是他的命,禍福難料,從此之后,我吳家不可對他有所圖謀。”
原來,吳員外從兒子的眼里看出了些問題,所以先給大家敲個警鐘。
《定數》
真中假,假中真,
畫變畫,幻中幻。
萬事蒼天有定數,
該有時有該無無。
你來我往拼命爭,
不如守拙得百福。
命中有無需強求,
命中無徒勞無功。
再說徐山夫妻,每隔幾天就推一車銅錢到潘灘碼頭換成銀子,不久后,在那里買下個鋪子做起生意,家也搬到那里了。因為真正的利益來自于寶籃生出的銅錢,對生意并不上心,保持微利,不象其它商人一樣貪心,反而贏得了極好的口碑,生意蒸蒸日上。
有一天,徐山生意的空隙時,對妻道:“媳婦,我們再要個兒子吧。”
“你想納妾?”媳婦生氣地道:“你這沒良心的,剛過了幾天好日子就忘本了。”
他們夫妻感情很好,媳婦在頭胎生女兒時,動了胎氣,沒了生產能力,所以,才有這個想法。
徐山忙道:“媳婦的恩德做丈夫的沒齒能忘,我的意思是。。。。。”說完,眼睛瞟了瞟寶籃。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