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白鵝痛苦地把東西吞下了肚子后,一會兒沒事了,撲棱著翅膀,又開始啄食。絕大多數飛禽都有種習慣,喜歡吃些沙石,因為它們沒牙齒,要借助沙石在胃里磨細食物。剛才噎住大白鵝的是一塊顆粒比較大的云母。云母主要有黑云母、金云母、白云母、絹云母、綠云母等,是二氧化硅結晶體,味甘,性平。具有砌除風邪,充實五臟,增加生育能力,使眼睛明亮,久服身體輕便靈巧,延長壽命。又名云珠、云華、云英、云液。
接下的日子是十分的逍遙自在的,主人家為了女兒的走路姿勢等習慣不受大白鵝太大的影響,把它的窩從后院移到了前院里,與群狗一起。每天到了玩耍時間,才到后院與她玩一會兒。
每天,會有仆人來到前院喂它吃飯。院子里的狗,都知道這位鵝老爺的脾氣,每逢它吃飯的時候,狗就躲在籬邊窺伺。等它吃過一口飯,踏著方步去喝水、吃泥、吃草的當兒,狗就敏捷地跑過來,努力地吃它的飯。鵝偶然早歸,伸頸去咬狗,并且厲聲叫罵,狗立刻逃往籬邊,蹲著靜候看它再吃了一口飯,再走開去喝水、吃泥、吃草的時候,狗又敏捷地跑上來,把它的飯吃完,揚長而去。等到鵝再來吃飯的時候,飯罐已經空空如也。鵝便昂首大叫,似乎責備家里供養不周。虧待了它這位恩人。這時仆人便替它添飯,并且站著侍候。這樣從容不迫地吃飯,必須有一個人在旁侍候,真是架子十足,大家稱之為鵝員外。
《鵝員外》
大白鵝,有氣派,
走一步,擺三擺,
喝水吃泥規矩足,
一板一眼不違背。
吃飯要有仆人喂,
氣勢賽過老員外。
吭吭吭昂首大叫,
一伸脖眾狗狂奔。
有人想起荷仙姑成仙的故事,里面就有段服食云母的情節,忙翻開手機找出來。百度詞條上寫著:清朝時期,阮元何仙姑記中記載道,仙姑增城人,何泰女也。生唐開耀間,紫云繞室,頂有六毫。四歲能舉一鈞。事親孝,性靜柔。所居春岡,地產云母,嘗夢老人授服餌丹法,漸覺身輕健,最終成仙。
難道說,這大白鵝因為機緣湊巧,無意中吞食了云母而慢慢地有了道行?
還真被客人猜對了,云母產于深山,因地質變遷原因被水流帶了出來,遍布河灘,并經千百年的水流沖刷,成了一塊塊大小不等的卵沙石,鵝為了助消化,每天都要吞食好多小石子。大白鵝喜歡自由,常在河灘游玩,無意中吃下許多云母粒,感覺精神倍增。從此以后,它每餐都在河邊尋找并吞食云母助消化,精神日見旺盛,日積月累,這幾年間,不知道吞了多少。只不過它沒有荷仙姑的機緣,有仙人傳她具體的侈練之法。
道講究緣法,修行時強調無為,大白鵝服食了母金云母等,自己卻茫然不知,暗合無為之意。不知不覺中,它的修為日深,自己卻并沒想到,只覺身輕。
《云母》
金云母,白云母,
有緣者,得相守。
鳳凰云母似天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