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煒示范完畢,士兵們都跟著照葫蘆畫瓢的干,挖,很快,一個個崖孔和踏腳孔,陸續出現在了一排的戰壕里。
“加把力氣干,弟兄們,現在多流汗,一會兒就能少流血”
何煒擼起袖子,拿著一把軍鍬,從腳旁的竹筐里挖出一鏟土,灑在了戰壕頂,然后將軍鍬倒過來,卯足勁兒狠狠的用鍬背夯實,砸壓剛剛灑上去的浮土,把土夯實,一層層的累加浮土反復加固,拍實,這樣就在塹壕上構成了避彈胸墻,極大的保護了士兵們的上半身。
同時,胸槍上每隔一米都留了一段缺口,作為士兵們的射擊臂座和射擊位,在胸槍夯土又堆集了一些沙袋加固防護,用來抵擋四散的炮彈破片,進一步的蔽護士兵們,照比一排此前草草構筑的工事,防護水平足足上升了一個檔次。
“黑娃子,再拿兩筐土過來”何煒喊道。
“排長,來了來了,提來了。”陶黑娃左右兩手各拎著一筐土,滿頭大汗,在戰壕里小跑過來,兩筐土一放,氣喘吁吁的對何煒說道。
“排長,那邊王排長的工事也挖好了,王排長叫你去看看。”
何煒放下了手里的鐵鍬,說道“哦機槍排的陣地挖好了,那好,快看看去”
放下手中的活兒,叮囑了戰壕里的士兵里加緊做工事后,何煒來到了陣地右翼,在那里,王排長帶著重機槍排的兵和一排的幾個士兵正在在何煒選定的位置上修筑重機槍的射擊陣地,按照何煒的計劃,雖然只有兩挺重機槍,但是卻要構筑四個重機槍陣地及完整的射擊工事,射擊設備。
國軍的重機槍一直是日軍的重點打擊目標,面對相比日軍完全一邊倒的炮火劣勢,何煒只有多構筑幾個射擊陣地,不斷的主動轉移陣地,形成游動火力,不斷的機動,才能有效的降低重機槍被干掉的風險,延長重機槍火力在戰場上的存在時間。
來到了重機槍陣地,何煒瞧見了王排長挖的工事,他們挖的工事還是令何煒比較滿意的,重機槍射擊位,存儲重機槍用彈藥和冷卻水的崖孔,還有隱蔽機槍排人員的防炮洞與掩壕也都有。
這也驗證了此前何煒對王排長的判斷,打過很多仗,作戰經驗和實戰經歷非常豐富,對重機槍的使用技術精通,卻欠缺根據與日軍作戰的實戰經驗吸取經驗教訓,并實施改進應對的戰術素養和思維,現在看來果然如此,懂重機槍,會使喚,工事也挖的不錯,就是實戰的時候可能會出問題。
說穿了,就是吃了虧,挨了揍,不會吸取經驗教訓加以總結改進,或者是總結出來的經驗教訓以及對應的改進措施,僅僅流于表面,存在于戰斗結束后編寫的戰報上,而不能踏踏實實的落到實處,切實提升部隊的戰術素養,也可以說,這不是一個普通軍士,而是整個國軍從上至下都存在的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