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忻口西線筱原兵團指揮部
筱原兵團指揮官,或者也可以說混成第十五旅團旅團長筱原誠一郎正襟危坐于指揮所內。
筱原誠一郎,陸軍少將,1884年5月11日出生,1905年3月畢業于陸軍士官學校第17期步兵科,現為忻口西線日軍攻擊兵團總指揮官。
筱原誠一郎面色嚴峻的放下了手中的電報,抿了一口清酒,可惜,溫熱的清酒并不能舒展他滿面的愁容,忻口西線持續不斷的槍炮聲仍在繼續,那是他的部下正在西線的山地苦戰,可他擔憂的心思卻并不在此處。
筱原又喝下一杯清酒,目光投向了忻口大白水方向的平原地區。
混成十五旅團是以第二師團十五旅團為基干編成,第二師團始建于1873年明治6年,是日本帝國最早設立的六個鎮臺之一,稱為仙臺鎮臺。
1886年改名為第二師團,因其征兵地位于仙臺,也被稱為仙臺師團。
第二師團主要下轄第4,16,29,30四個聯隊。該師團成立后,最早參加過甲午戰爭,在山東作戰軍建制內率先于山東榮成龍須島登陸,在威海衛完成了對北洋海軍的圍殲,而后又參加了日俄戰爭,在第一軍建制內參加了遼陽會戰和沈陽戰役。
此后,長期作為關東軍駐扎在東北的輪值部隊。
九一八事變時,第二師團作為主力攻擊了東北軍在奉天的北大營,之后轉戰于長春、吉林、齊齊哈爾和哈爾濱,又在江橋抗戰中成為與中國軍隊作戰的急先鋒,說是手上占滿了中國人的血也不為過。
而此次山西攻略戰中,以二師團第十五旅團編成的筱原兵團再次擔當起了圍攻忻口西線的主力軍。
“旅團長閣下,第十六聯隊聯隊長后藤大佐到”
正當筱原誠一郎憂思之時,一名少佐參謀忽然進來報告。
“快請”
很快,一名年約四旬的大佐軍官走進了指揮所,正是十五旅團下屬的步兵第十六聯隊聯隊長后藤十郎大佐,愛知縣人,1894年出生,1916年從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第二十八期畢業,現年四十三歲。
“旅團長閣下”后藤十郎立正敬禮。
筱原誠一郎說道“后藤君來了,看看這封電報吧”
筱原誠一郎將剛剛那封電報遞給了后藤十郎,片刻后,后藤十郎大驚失色的說道“敵軍敵軍可能使用化學武器。”
“這封電報是堤支隊加急發來的,他們的敵人守備在西線平原地帶一處名為閻莊的村外,昨天和今天,堤支隊兩次攻擊全部失敗,昨天損失了一個步兵小隊,今天直接損失了一個加強步兵中隊,一個步兵中隊和一個重機槍小隊,戰車也被擊毀多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