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閻莊被圍死了,而且通往團部的電話線也給炸斷了,與后方失去通信聯絡,到時候人沖不出去,消息也傳遞不出去,這莊子里的千把號人怕是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了,而有了電臺就不一樣了,至少到了危急關頭,哪怕是到了即將全體殉國的最后關頭,依然可以通過電臺保持跟后方的通信暢通。
何煒沒有考慮到這一點,光顧著搞前面的那些野戰用工事和陣地了,從這一點上看,陳震這個人雖然沒有讀過軍校,但眼光還真是毒辣,很有預見性。
于是,新來的工兵營成為了構筑第一線陣地工事的主力軍,工兵營的軍官大部分都是黃埔軍校工兵科畢業的專業軍官,何煒在圖紙上畫的各種圖例全都是按照工程制圖的標準來的,只要稍加講解,這些軍官便能很快理解個中要領。
以一個工兵營為構筑工事的主力,外加一個半步兵營的一千多弟兄協助構筑,一個步兵連級別的防御陣地很快就初具規模,而經過一個下午的緊急構筑,在晚飯開飯前,外圍的第六連防御體系,包括主陣地,外圍的障礙物工事,以及預定區域的雷場全都構筑,修補,或者布設完成。
而最終呈現在何煒面前的效果,甚至要遠超過他的預期,最外圍的障礙物區域,在之前的戰斗中被日軍的火炮和爆破破壞的七零八落,最中央處更是被炸開了一個大缺口,工兵營在修補時相當粗暴,直接用他們帶來的大量制作好的拒馬和鹿砦堵死了開口,又扔了一堆土袋,現在那塊被日軍打開的缺口不但再一次被完全堵死,堆積起來的各種障礙物更是足有兩米多高,日軍下一次再想要破壞,從這里打開突破口,難度遠非此前可比。
最大的意外之喜還是碉堡群的構筑,工兵營此次前來協助作業不但攜帶了大批的土木工事作用材料,還帶來了一批太原出產的鋼板和鋼梁,在構筑碉堡時這批鋼板起到了大作用。
在何煒的原計劃中,這些碉堡完全由土木材料構筑而成,不是他不想用鋼制構建來修建碉堡,只是他從來沒想過可以搞到鋼制材料,現在有了鋼制材料,各個碉堡的避彈層和支撐結構中都增加了鋼板和鋼梁,抗彈性能和支撐性能大大得到提升。
之前按照何煒的計劃,這些碉堡的抗彈最大級別是配備了瞬發信管的一百五十毫米榴彈炮,可現在有了鋼制構建的加成,日本人就是用配備了延時引信的一百五十毫米榴彈炮來打,何煒也有把握扛上它幾輪。
在陣地最中央處,何煒和傅琛饒有興致的在一座碉堡里打量著剛修好的重機槍射擊臂座和指揮臺,他倆所在的這個碉堡與其他的碉堡不同,其他的碉堡基本上只能容納一個加強步兵班的兵力,但這座碉堡卻十分寬大,碉堡內不僅有全套的重機槍射擊用的臂座,電話,彈藥儲藏所,甚至還配備了指揮臺,其結構也更為堅固,整個碉堡全部采用鋼制構件修造而成,完全可以容納兩個標準步兵班在里面作戰,擠一擠的話,放進去一個排也不是不可能。
在何煒原本的計劃之中,并沒有設計部署這個碉堡,實際上,這個碉堡是工兵營在原有的碉堡修筑完畢后,發現其攜帶而來的各種作業材料還有不少富余,本著好人做到底,送佛送到西的原則,工兵營的人就利用上剩余的材料,建造出了這個特大號的堅固堡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