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開第二大隊攻擊序幕的是兩門九二式步兵炮,雖然第一大隊的戰斗經驗已經表明步兵炮無法對中國軍隊的碉堡造成任何實際性的損壞,但是本著盡量為步兵支援的原則,步兵第二大隊的步兵炮手們還是竭盡全力的向中國軍隊的陣地上開火。
配屬給第二大隊的九四式三七速射炮也接連發炮射擊。
“匍匐前進,向前推進”
第二大隊位于第一線的兩個中隊沒有選擇快速發起沖鋒,而是全體臥倒,匍匐前進以規避中國軍隊的機槍火力,僅僅用了三分鐘,兩個齊頭并進的步兵中隊就前進到了和步兵第一大隊的兩個步兵中隊平齊的位置。
當然,這也意味著,日軍兩個步兵大隊的主力,在第一線攻擊的部隊,此時業已全部進入了何煒預先布置好的雷區。
“快挖臥射掩體,構成散兵坑。”
“第二大隊的,不想死的話就快挖射擊工事和掩體。”
第一大隊的士兵們雖然對現在才開開到第一線的友軍第二大隊心有不滿,但依然對其發出了好心與善意的提醒,告訴新上來的第二大隊現在最該做的是什么事情。
現在對日軍步兵實行火力壓制的,其實就是幾挺性能落后,射速緩慢的
晉造仿三八式重機槍和幾挺打一會兒,休息一會兒的捷克式輕機槍,可能日軍士兵都想不到,正在向自己開火射擊的武器,是自己爺爺輩使用過的裝備。
面對驟然減少的中國軍隊壓制火力,處于第一線的日軍步兵展現出了良好的戰術素養,他們抓住了這一機會,搶救傷兵,做針對碉堡的突擊爆破準備,架設輕重機槍,盡可能的構筑臥射掩體并擴展成為散兵坑,一時間,四個日軍步兵中隊籠罩在了土工作業的揚塵之中。
秋山義允是步兵第十六聯隊第一中隊的一名二等兵,幾個月前,他還是新發田的一名最普通的農民,每天的生活就是勞作,不停的勞作,即便一家人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不間斷的勞作,日子過的依然很緊張,當他意識到勞動并不能改變自身和家人的命運和狀況時,他忽然想到了本地最有錢的商人。
那名商人平日里最喜歡的事情,就是吹噓他在從軍服役時的種種壯舉,據這位商人所說,當年他在步兵第十六聯隊服義務兵役時,正好趕上了日清戰爭,他在戰爭中很是有一番壯舉,最值得稱道,也是這位商人一直掛在嘴邊上的,主要有三件事,第一件事就是當步兵第十六聯隊在清國腹地山東登陸后,參與了對在威海衛的北洋海軍的圍攻,在一次激烈的戰斗中,北洋海軍的軍艦突然開到海岸邊,對正在和清國陸軍作戰的第十六聯隊展開了猛烈的轟擊,這名商人所在的步兵大隊被北洋海軍的大口徑艦炮轟的傷亡慘重,此時,他臨危不懼,在身邊戰友接連陣亡和負傷的情況下,臨危不懼,將負傷的大隊長背到了安全地帶,并因此得到了聯隊長的表彰。
第二件事,則是在某次和清國陸軍的戰斗中,他曾經使用手中的村田式單發步槍連續擊斃十名清國陸軍士兵,又在白刃戰中用刺刀連續擊殺十名清國陸軍士兵,這還沒完,之后他又乘勝追擊,一個人追著一百名清國陸軍士兵跑,當然,在這名商人喋喋不休的多次演說中,此事的殺敵數字有多個版本,這只是最少的一個版本。
對于前兩件事情,秋山義允并不怎么關心,最令他關心的是這位商人的第三件傳奇往事,這位商人常常說,如果沒有參加帝國陸軍,如果沒有日清戰爭,就不會有如今的萬貫家財,因為他的產業和生意,起家靠的就是從清國擄掠來的各種古玩古董和金銀珠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