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座,史團長到了。”
一名參謀進來說道。
“這倒是說曹操曹操到,快請進。”
一名汗流浹背的上校軍官快步走進來,分別向李默庵與符昭騫敬禮后立正。
“二位長官好”
“史團長辛苦了,請坐。”
來人正是炮兵第五團團長史宏熹,黃埔三期生,日本陸軍炮兵學校,陸軍大學炮兵研究班畢業,其胞兄史宏烈也是黃埔軍校第一期畢業生。
“剛剛我和符參謀長還談到你們炮兵,現在準備的如何了”李默庵問道。
史宏熹面色凝重的說道“目前三個炮兵營已經完成了統一集結,炮兵是技術兵種,也不是我跟您叫苦,三個營的火炮型號完全不同,編裝上也不一致,白天要防備日軍的空隙,所以只能做連排的小規模調動,我團里那個營和第二師的炮兵營裝備的都是山炮,可以拆開了用馬馱載,晉綏軍那個營裝備的是野炮,只能用馬拉,行軍速度不可同日而語。”
“現在算是剛剛完成了三個營的集結,但要是投入戰斗,統一指揮,還是需要一些時間。”
“怎么回事集結了為什么不能隨時投入戰斗”
史宏熹擦了把汗,耐心解釋道“長官,是這樣,三個炮兵營的火炮型號不一致,裝備的炮種不同,性能不盡相同,這就大大增加了射擊指揮的困難,雖然我的炮兵第五團除了一個炮兵營外還帶有團部,但我團是最新式的山炮團,各階層的射擊指揮和編制都是根據裝備的新式博福斯山炮所設定。”
“這種情況如果直接指揮第二師的山炮營和晉綏軍的野炮營多有不便,還需要時間磨合,而且火炮性能和戰術戰法也不同,我團裝備的博福斯山炮和晉綏軍裝備的八十八毫米野戰炮最大射程都可以達到一萬米,而第二師山炮營裝備的大正六年式山炮最大射程只有六公里,戰術上我團完全可以做到遠距離間接射擊和依托地形地物測地遮蔽射擊,第二師的山炮營,多使用直瞄射擊的戰斗法,不過好在這個營的干部都受過炮兵學校的再教育,也會間接射擊。”
說完這句話,史宏熹面露一絲難色,說道“可是,晉綏軍的那個營,完全就不會間接射擊,營長雖然也去過日本陸軍炮兵學校受訓,但其他干部完全沒有接觸過間接射擊教育,如果統一指揮起來,難度非常大,我覺得不可貿然將三個營的火炮全部投入戰斗,還需要一定的時間進行磨合和調整協調。。”
史宏熹本為炮兵團長,可是下屬的三個精銳博福斯山炮營被拆開的七零八落,有的連被拆出去配屬給這個軍,有的營被分出去配屬給哪個軍,現在他手下的成建制炮兵,只有一個山炮營,炮五團是國民政府目前最精銳的炮兵團之一,這些裝備博福斯山炮的獨立炮兵部隊,除了比不過裝備德國萊茵金屬公司制造的一百五十毫米重型榴彈炮的機械化炮兵第十團外,誰也沒服過。
哪一次碰見那些裝備日造三八野炮和老漢陽造野炮的部隊不是趾高氣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