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械庫的管理人員一邊說著,一邊帶著何煒來到了槍庫中儲存重機槍的區域,看到何煒過來,立刻有軍械人員打開了幾個箱子,每個箱子里面都放著一種重機槍,有金陵造的民二四重機槍,有漢陽兵工廠造的三十節式重機槍,還有法國造的哈奇開斯輕機槍。
但是,這些重機槍何煒都不太感冒,這些重機槍都有一個共同的問題,那就是過于沉重,如果何煒的部隊是師團一級的大規模野戰部隊,那么這些機槍是很好的選擇,可是何煒只有一個步兵營,他追求的是輕便靈活,在輕便靈活的需要面前,這些重機槍就不夠看了,當何煒走到最后,看到了一個滿是灰塵,略顯破舊的墨綠色箱子中的機槍時,何煒差點以為自己眼花看錯了。
他第一眼看上去,那里面的機槍他差點以為是g34或者g42,嚇了他好大一跳,難道中國這么早就把g通用機槍給搞到手了
一旁的軍械人員看出了何煒的詫異,便開口解釋道“長官,這槍是瑞士制造的蘇羅通g30式兩用機槍,蘇羅通機關槍,乃兩用式之機關槍,蓋可以當輕重兩種機關槍之用,因其載于架上時,則為重機關槍,且與一般之重機關槍之效力無異。”
“若單使用其槍,而不用其架時,則與之一般之輕機關槍相同。口徑792公厘,槍長1250公厘,槍筒長600公厘,發射速度學理的每分鐘五百發,最大射程4200米,充輕機槍時之重90公斤,充重機槍時之重20公斤。”
這時,何煒從箱子里面拿出了這挺輕機槍,這才看見的確不是g34通用機槍,不過何煒眼花也是可以理解的,因為這個機槍就是g34的老祖宗,聽著軍械員的講解,何煒對這槍的技術戰術特性和來歷也有了進一步的了解。
這型機槍名義是瑞士蘇羅通公司的產品,實際就是德國萊茵金屬開發的,至于為什么萊茵金屬要用瑞士蘇羅通公司的牌子來推出這款機槍,原因很簡單,一戰德國戰敗之后,根據凡爾賽合約,德國人在武器開發和軍隊數量上都受到了極其嚴重的限制,這種機槍也屬于禁品,于是德國人干脆把機槍掛在瑞士蘇羅通的牌子下面開發以規避合約的限制。
這款機槍之所以被稱為通用機槍,原因在于,平時狀態下,該槍的射擊依托方式為機槍前部的兩腳架,但是該槍同時還配備有從丹麥引進改進的緩沖式三腳架,配上三腳架之后,該槍可以立刻轉變為重機槍模式或者是高射機槍模式,完全可以稱得上通用機槍,而該槍簡潔細長的外形和槍管,也是何煒差點認錯的原因。
總之,這是一款很不錯的機槍,但美中不足的是該槍的供彈方式為三十發彈匣或者七十五發彈鼓,在作為重機槍時,火力持續性要遠遠不及它的子孫后代g34和g42通用機槍,同時對子彈的要求也不較高,如果在射擊時遇到質量有問題的子彈可能會出現卡殼,
在一九三四年,中國軍隊進行全國軍隊制式武器選型會議,瑞士蘇羅通公司也不甘于人后,在得知中國軍隊要搞武器制式化之后,立刻將g30機槍送到中國參加競爭,并在南京的陸軍步兵學校進行測試。
可惜,就憑該槍挑子彈這一個缺點,就足夠中國軍隊將其斃掉淘汰,要知道,中國軍隊可是一支還在大量使用圓頭彈甚至于復裝子彈的軍隊,根本滿足不了g30機槍的要求,g30機槍自然在這場競爭之中敗下陣來,最后,這些遠渡重洋卻又在競爭之中鎩羽而歸的精良機槍,只能靜靜的躺在幽暗的軍火庫中等待著最后的結局。
何煒卻看上了這些通用機槍,這種輕便的通用機槍正對何煒的胃口,他希望給自己的特務營配備機動靈活的火力,這槍正是不二之選,挑子彈這個事情,何煒也不怕,反正還要補充彈藥,到時候要一些質量好的,甚至是從國外進口的槍彈不就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