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8章上達天聽,膽大妄為
經過了一個多月的大規模調整建軍,突擊總隊一干直屬部隊的建制內的汽車部隊陸續建立了起來,補充來的汽車,摩托車等也陸續入列,部隊的整體建設也又上升了一個層次,而在突擊總隊的部分部隊完成摩托化改編的同時,何煒也完成了他的那份關于日軍可能會對廣西發起攻擊的戰略建議書。
憑借著穿越者先知先覺的優勢,何煒在這份戰略建議書中可是洋洋灑灑的寫了好幾萬字,期間,為了獲得足夠的數據資料作為論據,他還跑了好幾次軍令部,利用軍令部的各種軍用文書以及相關的資料數據為自己的戰略建議書背書。
如果何煒不是穿越者,這份戰略建議書的撰寫其實還是有頗多困難的,譬如日軍可能對廣西發起攻擊的時間點在何時以何種方式發起攻擊登陸地點又選在何處從軍事學上這都是疑難問題,需要反復的推演和研判,方才能得到一個大致的,最為可能的結果。
可何煒已經知道結果,所以只需要找相關的數據充當這個已知結果的理由的即可。
故而,撰寫這份戰略建議書所耗費的時間雖然不短,但撰寫的整個過程還是頗為順利。
這份戰略建議書的內容,簡單來說就是分為以下這么幾個部分:第一,論證日軍進犯長沙的同時亦或是嗣后,會出于切斷桂越公路這一中國抗戰的重要國際交通線的目的突然進犯廣西。
第二,日軍會效仿當初進攻廣州時的戰術戰法,故技重施,仍舊以大規模的海軍艦隊掩護大量陸軍,在廣西沿海發起登陸作戰,且極可能會在十一月份發起登陸攻擊,并且大概率會在廣西的欽州灣登陸。
第三,根據軍令部方面的國軍在全國范圍內的兵力分布數據來論證國軍在廣西方面兵力空虛,亟待增兵,特別是亟待增加具備較強戰斗力的精銳作戰兵力,而且不但要增兵,還要大量的增兵。
前三個部分的目的自是在于論證當前廣西局勢的危急,希望國府方面不要全把注意力放在長沙方向,要盡快的意識到廣西方向局勢的危險性,盡快搞好戰備工作。
至于第四部分,何煒則有些偏題,他在戰略建議書的最后部分額外提了一下,以當前的局勢來說,日軍的胃口,日軍的戰略意圖比國府想象之中的要大的多,所以,他們才會選擇連續對中國的對外國際交通線下手攻擊,而在這種態勢下,日軍已不太可能繼續執行什么勞什子的以空降兵襲擊陪都的作戰計劃。
之所以在關于廣西,桂南方向的戰略建議書中扯上什么風馬牛不相及的日軍空降作戰,何煒自然是在給突擊總隊解除在陪都附近的反空降戰備任務,進而盡早拉到廣西前線敲邊鼓,他已經有了盡早把突擊總隊拉到廣西,提前布局桂南會戰,以使桂南會戰向對中國更為有利方向發展的籌謀,現在自然要提前做做鋪墊,只有突擊總隊不再執行陪都附近反空降的戰備任務,才有調動到其它戰區的可能。
當然了,最為重量級的還是最后一個部分,也是第五部分,這部分他壓根就沒有從什么中日兩軍的態勢,兵力,來論證日軍的動向亦或是中國軍隊的應該做出怎樣的防御部署。
在這部分中,他直接從一名黃埔嫡系軍官的角度出發,直截了當的點明,應當盡早派遣中央軍的精銳部隊以鞏固防務,防御日軍進犯廣西的名義盡快進入廣西,不但對于抗戰的全局大業有利,可以更好的鞏固廣西的防務。
更為重要的是,國府中央方面大可借此機會讓中央軍進入名義上服從中央,實際上就是個獨立王國的桂系的地盤中,對于削弱桂系的實力,進而為日后中央嫡系統一全國,吃掉地方實力派,完成抗戰建國大業也是大有裨益。
何煒在這部分之中的措辭可謂是極其大膽露骨,如果不看他在前面所撰寫的那幾個部分,只看最后一個部分,完全可以將何煒判定成一名極其熱衷于內斗,打內戰的野心家,根本不會將他與一個在抗戰前線屢立戰功的軍官聯系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