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目前的部署,陪都作為我們的戰時指揮中心,自然是我國的行都所在,西北,西南是兩翼,為鞏固行都這個核心,軍委會準備設立桂林行營,統管第四,第三,第九三個大戰區”
蔡科長費了足足半個小時,洋洋灑灑的給何煒上了一節大課,而待蔡科長那有些燒腦的課講完過后,何煒才算是對兩廣方面的局勢有了基本的了解。
原來,常委員長已在桂林設立了一個桂林行營,統一指揮管理,第三,第四,第九三個戰區,并委任桂系頭子小諸葛白崇喜為桂林行營主任。
表面上看,常委員長可以說是委以小諸葛重任,對于小諸葛可是極為信任,可事實卻并非如此。
第三,第九兩個戰區山高皇帝遠,小諸葛在那兒又沒有什么根基,其實也管不了什么,甚至就連統管兩廣作戰的第四戰區,小諸葛也沒什么話語權。
因為擔任第四戰區司令長官的,乃是粵系將領張發奎,跟小諸葛壓根不是一路人,而且在職權劃分上,第四戰區對于桂林行營,也只需要向它呈交報告,而不需要桂林行營咨詢,亦或是批準什么,在軍事問題和人事問題上,第四戰區也僅僅是接受桂林行營的指導,而非接受它的指揮。
桂林行營的參謀長,則是常委員長的心腹,軍令部次長林蔚,這方方面面的部署安排,實則都在限制小諸葛的權利,小諸葛這個表面看起來風頭無兩的桂林行營主任,其權力實際上十分的有限。
何煒聽完當真是一百個頭大,不斷的在心中吐槽,這他娘咋就那么亂呢!
而按照蔡科長所轉達的意思,何煒所在的這個先遣支隊,在進入廣西之后,在名義上即劃歸為桂林行營指揮,但在實際執行上,則不必事事都聽桂林行營。
或者,準確的說,不必完全聽桂林行營主任小諸葛的命令指揮,可以多聽取桂林行營參謀長林蔚的指揮命令,畢竟他是委員長的嫡系。
而在必要時,先遣支隊在作戰行動上也可以自行決斷,說白了,就是對于桂林行營主任小諸葛的命令大可以陽奉陰違,選擇性的執行,對于擔任桂林行營參謀長,又是委員長嫡系的林蔚的命令,要盡可能的執行。
而在關鍵時刻,先遣支隊也可以自行決斷,可以說是賦予了先遣支隊相當大的自由度。
等到蔡科長的政治課上完,何煒算是大致明白了廣西方向的局勢,不過何某人的神色卻是極為難看,還是那句話,這實在是令人倍感混亂!
雖然何煒早就做好了帶著部隊開到廣西之后一手對付日本人,一手還要應付派系之爭的準備,對于常凱委員長針對桂系頭子小諸葛的制衡,何煒也可以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