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桂先遣支隊的人事安排也隨之到位,先遣支隊的指揮官,毫無疑問的由第200師師長戴安藍擔任,而何煒,則被任命為先遣支隊的副指揮官。
而入桂先遣支隊的開拔時間,也隨著委員長侍從室委托軍委會轉發的電文命令確定了下來,按照電文命令,入桂先遣支隊編成后要盡快開拔進入廣西腹地,部隊的開拔時間越早越好,開拔的最晚時間不得晚于10月20日。
也就是說,對于剛剛編成的先遣支隊來說,從編成,整頓,準備,到開拔的時間也就只有十幾天,這對于一支兩萬多人,且裝備有火炮,卡車,戰車的大軍來說絕對算不上充裕,而侍從室方面下達的命令毫無疑問是常委員長的意思,從這急匆匆的開拔時間就可以看出,常委員長對于入桂先遣支隊這支中央軍嫡系部隊進入廣西腹地,進入桂系的核心地盤已是迫不及待。
對此,何煒也是樂見其成的,他同樣巴不得早點開入廣西,按照他的記憶,另外一個時空中,日軍似乎就是在十一月份在廣西登陸,部隊能早一點開入廣西,用于戰備工作的時間就越多。
同樣,在電文中,侍從室方面對于入桂先遣支隊的目標開拔地點以及指揮系統也做出了充分的說明,這支先遣支隊的指揮權被劃分給了桂林行營,從名義上說,這支先遣支隊是要聽從桂林行營主任白崇喜的指揮,但實際上根本不是如此,因為小諸葛白崇喜雖然被任命為桂林行營主任,負責指揮西南地區的防務,但主持行營日常工作的桂林行營的參謀長卻是常凱申的心腹,軍令部次長林蔚,白崇喜并沒有什么實權,他能指揮的動的也就只有桂軍部隊和桂系軍政人馬。
說穿了,先遣支隊這支中央軍嫡系部隊名義上聽桂林行營主任白崇喜指揮,實際上是聽桂林行營參謀長林蔚來指揮,最終形成的,實則是先遣支隊-桂林行營參謀長林蔚-委員長侍從室這一指揮鏈條。
而按照侍從室的命令,先遣支隊在開到廣西腹地后,將直接開往廣西重鎮南寧,并以南寧為出發地,伺機向南方的欽州灣方向開進,以防備日軍可能的登陸攻擊。
以目前的狀況來說,日軍若要向兩廣方向發起攻擊,其最可能使用的手段就是在沿海發起登陸攻擊,而兩廣方向最主要的港口在汕--頭,它具備深水港,距離戰區的后勤基地港島較近,不過這個港口早就已經失守。
其次是粵西南雷州半島的廣州灣,它具備優良的港口條件,建有通向欽州、北海及南寧方向的公路,第三是座落在廣州灣西部欽州灣合浦縣的北海港,它的重要性不如廣州灣,因其遠離港島,陸上交通也較困難。
故而,桂林行營將布防重心放在了廣州灣,而忽視了欽州灣,所以,在南寧和欽州灣方向一線的防御是十分空虛的。
也正因如此,此次以加強桂南防御為名義開入廣西的入桂先遣支隊,遂被布置在了南寧至欽州灣方向用于填補該處空虛的防務。
對于這一命令,何煒更是樂見其成,因為,在另一個時空中,桂林行營方面也同樣采取的是重廣州灣,輕欽州灣的防御部署,而日軍最后也恰恰抓住了這一痛點,直接在欽州灣一線發起登陸,將桂林行營打了個措手不及,一敗涂地。
而先遣支隊的到來,則正好修正了桂林行營的這一戰略部署失當,使得中國軍隊在桂南的防御力量大大充實。
而對于何煒來說,這也將是他大顯身手的舞臺,以他現在手上掌握的力量實力來說,如果日軍繼續沿用在欽州灣一線發起登陸作戰,進而向南寧方向攻擊前進的話,他定然會讓日軍明白什么叫尸山血海,什么為頭破血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