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陸的日軍終究還是先露出了馬腳,在海岸上巡邏的中國戰車兵們畢竟有著先進的觀瞄設備和穩定的載臺,而擁擠在登陸艇中,在海浪的拍打下左右搖擺的日軍官兵卻只能判斷海岸上有燈光,卻根本無法看清那隱藏在黑夜之中的戰車車體。
席田耕等兩名戰車連長在向后方通報之后,一致確定同意了將日軍的登陸艇放近了打,隱蔽攻敵的戰術,并由戰車1連率先開火。
于是,兩個戰車連關掉了全部燈光,所有t26b戰車的炮塔都對準了海面上那“紅綠燈光”的正面,炮手們給各車上的45毫米戰車炮裝上了穿甲彈,炮塔內的的dt型7.62毫米同軸機槍和炮塔上的的dt型7.62毫米機槍均子彈上膛,戰車兵們也為信號槍裝填好了照明彈。
而兩個連的十輛超輕型菲亞特式cv35戰車,也各自轉動小巧的車身,將戰車上的雙聯裝8毫米菲亞特35機槍對準了日軍的登陸艇群。
而正在登陸艇上的日軍全然不知,在他們的預定登陸地點正面,已經有兩個中國戰車連為他們編織好了一道死亡的火網。
席田耕將炮手趕回了炮塔內,自己則一手拿著裝好照明彈的信號槍,一手端著炮塔上的車載機槍,死死的盯著海面上愈發明顯的紅綠燈光,隨著日軍的登陸艇群距離海岸越來越近,其登陸艇的發動機聲也愈發的明顯。
黑暗中,席田耕只能憑借日軍登陸艇的發動機聲音來判斷距離,席田耕咬著牙,下定決心要將日軍盡可能放近了打,而這名畢業于黃埔十期交通兵科的戰車連長也表現出了足夠的沉穩,一直按捺著,直到他耳中的發動機轟鳴聲壓過了海浪聲時,席田耕才舉起了手中的信號槍,長出了一口氣后大吼道:“開火!”
嗖-一顆照明彈騰空而起,黑暗的天空中出現了一道紅線,接著變成了一個耀眼的光點,席田耕所在戰車的炮塔探照燈也再次打開。
緊接著,嗖嗖嗖,又是持續不斷的槍聲,一顆接著一顆的照明彈騰空而起,一道道紅線接續而出,最后化作了一個個耀眼的光點,而耀眼的光點很快又擴散成了光面,各個戰車的探照燈也陸續打開,飛起的照明彈和探照燈的光柱將兩個戰車連所在的灘頭以及近前的海面照的猶如白晝。
映入席田耕以及兩個戰車連官兵們眼簾的,是至少五十艘的,看不到盡頭的日軍登陸艇舟波,此時,沖在最前的日軍登陸艇距離灘頭尚不足兩百米,戰車連的官兵們甚至能看到登陸艇上密密麻麻的日軍鋼盔反光。
“打啊!”
席田耕緊再次向海面的方向斜射出一顆照明彈,隨即扣動了炮塔上dt型7.62毫米機槍的扳機,一串子彈呼嘯著向即將逼近灘頭的日軍登陸艇射了過去,緊接著,席田耕所在的炮塔一顫,炮塔內的戰車炮手拉動了擊發扳機,蘇俄式1931式45毫米戰車炮轟的一聲發出怒吼,一顆炮彈直直射向了海面。
頓時,原本靜謐無比的灘頭頓時沸騰,十四輛t26b型戰車的45毫米戰車炮陸續開火,二十四挺塔頂dt機槍和同軸機槍呼嘯了起來,十輛菲亞特cv35超輕型戰車上的二十挺8毫米機槍也咆哮起來。
密集的彈雨瞬間迎著日軍21聯隊第1大隊的登陸艇舟波群打了上來,密集的曳光彈道交叉在一起,形成了一個可怖的彈雨覆蓋面,突如其來,猛然而至,和日軍的登陸艇群撞在了一起,位于最前方的十幾艘日軍登陸艇上立刻傳來了接連不斷的慘叫聲與子彈撞擊登陸艇鋼板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