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軍攻占企沙56團陣地血戰之后的數日,一度圍繞著登陸和反登陸拼殺的你死我活的中日兩軍似是達成了默契,日軍沒有繼續發起大規模的進攻,放棄了56團陣地的中國軍隊亦是沒有組織大規模的反擊,雙方紛紛開始了新一輪的部署和調整。
日軍方面來說,雖然打下了企沙第56團的陣地,成功的為日軍主力部隊的登陸建立了基本條件。
但這戰斗的過程實在是難稱順利,56團的陣地與其說是被21聯隊攻占的,倒不如說是被中國軍隊主動放棄的。
畢竟那日的夜間混戰中,21聯隊可是生生被中國軍隊的反擊部隊給打出了陣地,只不過中國軍隊在戰斗結束之后主動撤出了陣地。
而主攻的21聯隊損失過半不說,攻占的中國軍隊陣地也在慘烈的激戰之中變得殘破不堪,陣地中的碉堡工事火力點基本被日軍自己的105毫米榴彈炮在近距離平射的轟擊中摧毀殆盡,整個陣地的可利用價值大大降低。
而中國軍隊強有力的抵抗也使得日軍不得不以無比謹慎的態度對于接下來的行動,日軍指揮官,第21軍司令官安藤利吉在得知了第21旅團的戰斗經過后,沒有貿然命令21旅團繼續攻擊,擴大戰果,而是令其依托攻占的中國軍隊陣地警備整頓,掩護主力部隊登陸。
于海上飄了多日的日軍第5師團余部,以及近衛混成旅團的部隊,也就此得以安心進行登陸作業。
在安藤利吉的主力部隊登陸命令下達之后,第5師團除卻第21旅團(下屬步兵第21聯隊,步兵第42聯隊)的余部,即步兵第9旅團(下屬步兵第11聯隊,步兵第41聯隊)、騎兵第5聯隊、野炮兵第5聯隊、工兵第5聯隊、輜重兵第5聯隊。
以及近衛混成旅團(下屬近衛步兵第1聯隊,近衛步兵第2聯隊,近衛野炮兵大隊),與日軍登陸部隊的指揮機構,共計三萬六千多人的龐大部隊,即在企沙的灘頭開始了大規模登陸。
在登陸艇轉運和淺吃水運輸船的直接輸送下,這支規模龐大的日軍登陸作戰部隊,總算是全部的踏上了桂南的土地。
同時,安藤利吉還特別叮囑21旅團方面在打掃戰場時檢查中國軍隊的尸體,探查是否有中國陸軍突擊總隊的部隊出現。
對于突擊總隊這支部隊,安藤利吉可是十分警惕,這些天來,他不但要求21旅團找尋突擊總隊的蹤跡,還讓參謀部門根據截留的中國軍隊桂林行營,南寧等處之間的往來電報研判中國陸軍突擊總隊的動向。
可無論是根據打掃戰場的結果,還是參謀部門的反饋,安藤利吉都得不到關于突擊總隊的確切信息。
原因也很簡單,那夜混戰,突擊總隊在發起大規模反擊過后,也快速的打掃了戰場,將為數不多陣亡官兵的遺體全都帶了回去,日軍能在56團陣地中找到的中國軍隊官兵尸體,皆為新19師56團的陣亡者,日軍連半點突擊總隊官兵的信息都沒有捕捉到。
何煒在與在南寧方面的戴安瀾部的電文往來,以及南寧方面與桂林行營方面的往來電文中,對于何煒這支部隊的稱呼都是“入桂先遣支隊前出部隊,”并沒有出現突擊總隊的字眼兒。
該稱呼的由來,自然是因為入桂先遣支隊目前一分為二,一部由戴安瀾帶領擔任南寧守備,一部由何煒帶領前出所得。
當然,何煒,南寧戴安瀾方面以及桂林行營方面采用這一稱呼純粹是為了便于區分部隊建制,利于指揮,根本沒有什么保密防諜方面的考慮。
任誰也想不到,這個完全無意的舉動,居然直接給求殲突擊總隊心切的安藤利吉放了一顆情報上的煙霧彈。
如此一來,安藤利吉搜索突擊總隊蹤跡的企圖就此落空,他尚且無法判斷數日前重創21聯隊的,配備有戰車的那支中國軍隊精銳究竟是入桂先遣支隊中的200師哈斯突擊總隊,對于突擊總隊實施優先打擊,優先殲滅的作戰計劃也暫不得實現。
當然了,對于安藤利吉和他所指揮的大軍而言,沒有捕捉到突擊總隊僅僅是一個不太愉快的小插曲,當前的戰略局勢對于日軍還是頗為有利的,在第5師團和近衛混成旅團完成登陸之后,日軍在桂南方向等于是站穩了腳跟。
對于中國軍隊而言,一個師團加一個旅團所組成的兵力絕對是一個龐然大物,以中國軍隊的普遍戰斗力,莫要說殲滅這樣的一個重兵集團,就是重創,阻擊之,也非得投入幾個軍的兵力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