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熙笑道“是我不讓你去的,本來就是子義帶著家人投靠于我,若是有個三長兩短,我也心下難安。”
太史慈聽了,當即道“慈聽聞這幾日公子要出使徐州,愿隨公子前往”
袁熙思忖了一下,為難道“我身邊就子龍和兄兩個靠得住的,這鄴城之中也不是毫無危險,所以我要留最可靠的,在府里保護大家的家眷。”
家眷問題,是個永遠避不開的大問題,袁氏將兵之所以人人奮戰,就在于家眷都在鄴城這座堅城里,沒有后顧之憂。
但相對的,若是家眷所在地出了問題,軍心便會大亂,初平四年的鄴城之亂便是如此。
前段時間曹操死保家眷所在的鄄城,不惜自屠東阿,也是這道理。
后世關羽失去了荊州,家眷全部落入呂蒙手中,也是因此軍心大亂,從而敗亡。
趙云太史慈也是明白,袁熙又道“何況你們兩位都和玄德公有舊,誰出使徐州,我也是舉棋不定。”
太史慈出聲道“有舊倒是有舊,但也有些嫌隙就是了。”
袁熙好奇心起,問起緣由,經太史慈解釋,才明白事情的前因后果。
當日孔融在都昌的時候,被管亥帶領黃巾軍圍城,太史慈奉命突圍求援。
劉備當時確實仁義,派出三千精兵,讓張飛帶領,解了孔融之圍。
但張飛不太看的起太史慈,太史慈也是自視甚高,所以兩人話不投機,互相看不順眼,打退黃巾后就這么分別了。
袁熙心道怪不得,以劉備的挖人本事都沒讓太史慈投靠,原來是張飛壞了事
說來自己也是撞大運,沒走尋常路子,而是反其道而行之,才僥幸讓太史慈投靠。
不過這樣看起來,劉備過于依靠關羽張飛,中間沒有諸葛亮那種內政人才居中協調,其實也埋了不少雷啊。
尤其是張飛,對待手下將領有些輕慢,導致人緣不佳,伏下了隱患。
怪不得其后世守下邳的時候,手下將領曹豹反叛,打開城門引呂布軍入城,導致劉備崩盤,丟了徐州。
但全城反叛,也不可能是張飛一個人的原因,最根本的是,劉備沒有完全收服徐州士族。
袁熙眼前一亮,這樣的話,徐州應該并未齊心,可以提前布局
他當即道“那這次子義跟我去,子龍留下好了。”
袁熙這種挖別人墻腳的,最害怕的是劉備這種同行,而且劉備段位明顯比自己高得多,不讓趙云和其見面最好。
他湊近趙云,悄悄道“留在鄴城也是個好機會,我姐姐那邊可能會時常過來,能否把握就看伱了。”
趙云無奈的點了點頭,心道公子什么都好,就是太過異想天開了。
自己只是個祖有些田地的良家子,和袁家地位天差地別,袁熙怎么就能確定自己有戲
袁熙又對太史慈笑道“這次孔北海也在下邳,這次去徐州,能讓兄再還他一個人情了。”
經袁熙解釋,太史慈才知道,當日孔融軍被打敗,孔融跟著劉備逃往徐州,因為太過匆忙,卻把妻子家眷丟下了。
袁譚和袁熙攻下北海,俘獲了孔融妻子,袁熙早有謀劃,便向袁譚將這些人要了過來,如今是派用場的時候了。
不久之后,孔融會被朝廷征召為將作大匠,后任太中大夫,頗有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