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司馬家先有指洛水發誓,后當街殺死皇帝,將皇權和誓言的神圣性狠狠砸落塵埃之后,便開啟了南北朝和五胡十六國那瘋狂殺戮,毫無底線的時代。
漢朝雖然誕生了無數英雄豪杰的傳說,并將這個名字作為大一統民族的代表,永遠流傳下去,但高祖皇帝,卻也開了拋妻棄子,賣父親給敵人的先河。
終西漢東漢兩朝,士族人人都將孝道掛在嘴,甚至為了舉孝廉編出了種種近似于神話傳說的故事,但實際,誰也不知道私底下的真實情況如何。
父慈子孝,永遠是個只有當事人才能知道個中滋味的難題。
劉備說妻子如衣服。
呂布殺掉兩位義父。
馬超坑死馬騰,投靠殺母仇人韓遂,
曹操不顧曹嵩尚在瑯琊便攻打徐州。
曹丕違背曹操遺愿,從打壓士族轉向親近士族,排斥親族,逼死曹家子弟,收納曹操妾室。
陸遜全族大半都被孫策殺光,仍然為孫家效力,最后被猜忌而死。
有事母至孝美名的姜維,在投奔蜀國后,面對魏國拿住其母親妻子的威脅,直接回信說自己有遠志不當歸。
被后世唾罵的呂布,在其中甚至算不最惡劣的。
對于心存大志的人來說,所謂父母妻兒,也不過是人生中微小的一環而已。
這個時代看似不缺忠義傳說,卻也有無數的暗流,也正因為有這么多污濁不堪的真實,越發襯托出忠義的難能可貴。
袁熙不在乎別人怎么看自己,他做事順遂自己心意就好。
對于確實行孝之人,比如太史慈對老母妻子,他是異常尊重的,但對于孔融這種逃跑時本來可以帶妻子,卻不知道出于什么心理拋棄掉的,袁熙就很不舒服。
要不是為了將來能利用孔融這個鐵桿擁漢派,他才不會捏著鼻子將其妻女長途跋涉地送回來。
說來孔融也是個很復雜的人,作為孔子后代,提出了父母無恩論。
“父之于子,當有何親論其本意,實為情欲發耳。子之于母,變復奚為,譬如寄物瓶中,出則離矣。
不過也同是孔融,擔任北海相時曾經因為有人在父母的喪禮哭的不夠響,直接將其處死了。
也是這位孔融,一直和曹操對著干,從嘲諷曹丕娶甄姬,到反對曹操征戰兼并,最后曹操罕見破防,將孔融殺死。
袁熙想法很簡單,鐵桿漢粉,將來都會是曹操的敵人,都是可以利用的對象。
但這也不妨礙他發泄一下,就像現在毫不避諱地和孔融妻女共處一車之內一樣。
少女孔氏見袁熙偏頭望著窗外,有偷偷從母親衣袖后面挪了出來。
士族女子多數都在深宅,少有和外姓男子接觸的,少女這個年紀,對眼前袁家子的好奇,壓到了男女之防的警惕,想要說話,卻又不敢,只得悶悶坐著。
隨著時間過去,孔氏的肚子咕咕叫了起來。
她頓時臉色發紅,低下頭去。
馬車長途顛簸,讓她胃口不佳,吃得不多,所以還未到吃飯的時候,便感覺到了饑餓。
孔融夫人連忙悄聲道“還不到停車的時候,你先忍忍吧。”
因為急著趕路,一天兩頓飯間隔的時間很長,隊伍往往要等到天完全黑了,才會找地方落腳做飯。
孔氏可憐巴巴地點了點頭,但奈何肚子還是響個不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