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登見袁熙不像是信口胡言,稱奇道“真是怪了,我素聞袁氏皆精研孟氏易,但為何公子對雜家這么感興趣”
此時士族以儒家經書要義為首,對于其他學派,則是相對看輕許多。
袁熙微笑道“先生也不是精研農家學說,只怕還修了兵家”
陳登詫異道“公子如何知道”
“也是那高人所言”
他私下研習兵法的事情,也沒有告訴過任何人
袁熙心道你要沒學過兵法,怎么可能連呂布孫策都能擊敗
他整衣肅容,對陳登拜道“小子有一言,還請先生解惑。”
“如今天下士人,皆研究儒經,對其他學派,都甚是排斥,先生覺得好嗎”
陳登聽了,沉默不語。
良久,他緩緩開口道“公子想做什么”
袁熙正色道“小子覺得,現在天下選士很有問題。”
“孝廉茂才,多為名不副實,諸子百家,獨剩儒術。”
“要是能士農工商皆有所專之學,人盡齊用,術業有專攻,這個天下會不會變得更好”
陳登沉聲道“公子想法且不說,如今公子只是袁家庶子,只怕想做的事情,袁州牧并不會贊同吧”
袁熙拜道“要是有一天小子據有方圓之地,開此先河,欲請先生為謀士,可乎”
陳登斷然道“玄德公待我不薄,公子此言,欲陷我于不義乎”
袁熙再拜道“世事難料,小子希望,如有一天,先生處于進退兩難之境,能先想到我。”
“我保證先生能夠一展胸中所長。”
“先生乃當世英杰,要是因為魚膾折損壽命,是天下人的損失。”
“所以小子才說出先生隱疾之事,此之誠心,天地可鑒。”
陳登聽了,點首道“我便信公子一次,尋華佗醫治,到時自見分曉。”
“若真如公子所說,登則欠公子一份人情,必不會忘。”
袁熙聽了,沉聲道“多謝先生。”
他心中欣喜,雖然陳登沒有給出承諾,但這已經足夠了
陳登和其父陳珪,都是忠于漢室的,陳珪二子被袁術抓走要挾,陳珪寧愿舍棄其子性命,也不向稱帝的袁術妥協。
陳登背陶謙附劉備,到后來的背呂布附曹操,拒袁術孫策,皆是以漢室為出發點。
但袁熙隱隱覺得,陳登的志向,似乎還在此之。
天下一統
在這方面下手,將來招攬陳登,未必事情不成。
另外袁熙也很好奇,傳說中的華佗,到底有何本事,如果有機會,自己也想親眼一見。
華佗第一次醫治陳登,讓其吐出了幾十盆蟲子,說三年后可以根治,結果陳登三年之后再去,卻沒有找到,于是病逝。
袁熙心道以這個時代的醫術水平,真是匪夷所思,這很有可能是肝吸蟲病,華佗真的可以根治
袁熙懷著惡意揣摩,是不是華佗覺得根治不了,所以騙了陳登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