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熙和太史慈回到鄴城時,還差幾天就過年了,鄴城里面喜氣洋洋,充滿了新年的喜氣。
家家戶戶都在門貼老虎畫像,在門兩側擺畫有神荼和郁壘形象的桃木牌,再在門梁懸掛一條葦索,供門神抓鬼之用。
彼時還沒有鞭炮,但卻有相似的的東西。
爆竹。
彼時所謂的爆竹,并沒有火藥,就是燒爆竹子而已。
人們在自家門口或后院點起火來,用火燒竹節,發出噼噼啪啪的聲音,用來驚嚇山臊鬼怪。
在這提前慶祝的的噼啪聲中,道路兩旁的攤販賣力吆喝,孩童在街跑來跑去,婦人在后面提著襦裙拼命追趕,口里呵斥著,臉卻帶著些笑意。
人聲鼎沸,夾著著竹子的焦糊味傳入車窗,袁熙恍惚中,思緒仿佛又回到了了前世,兩世的記憶在歡聲笑語中交錯,最后車軸的吱呀聲,重新將他拉回到現實。
袁熙聽著竹節的爆裂聲,想起此時火藥還沒發明出來,彼時木炭倒是好搞,硝石和硫磺倒是要費些心思了。
幽州倒是可能有硝石礦,彼時最容易得到的硝,乃是經年墻壁墻角形成的土硝,就是產量不大。
硫磺比較麻煩,露天的火山口和溫泉周圍會有,大部分是西域那邊傳過來的。
這兩樣東西,因為用得到的地方不多,大部分是煉丹士所需,所以產量不大。
所以袁熙才急著打通海商路,這種東西要是依托甄家的商行,搞到的機會便會大很多。
他有些頭痛,這些東西的純度和配比些許不同,最后的效果變化天差地別,偏偏對這些東西的處理,他早就忘得精光。
如何利用現有的工具,對這些材料提純利用,他是遠遠不如此世的煉丹方士的。
偏偏在這個時期,這些方士大部分都和道教乃至黃巾軍有關系,而且丹道尚未興起,煉丹之人并不多。
歷史,三國之后,因為曹操的道教里的特殊地位,魏國大興道教,方士們才投身托庇于新興的道教,將煉丹術發揚光大,漸漸成了氣候。
其間最出名的產物,就是在魏晉時期流行起來的五石散。
袁熙突然想起,次袁尚給自己下藥時候的癥狀,據吳昭判斷,很有可能就是當今極其稀少的五石散
彼時這東西非常珍貴,只在少數士族大家之中偶然出現,蔡邕作為當代名士,自然也有士人贈送過。
蔡邕服用時的癥狀,蔡文姬也曾見到過,其發作時的癥狀,和袁熙當時極為相似。
袁熙事后推測,袁尚要是有五石散的話,是不是說明他和道教,甚至是黃巾軍的遺黨有關
這個猜測倒也不是不可能,畢竟黃巾之亂時,黃巾軍就會走層路線了。
如今袁氏占據冀州,這周圍幾州都是原來黃巾軍的大本營,其殘黨投靠袁尚,借此翻身起家,也在情理之中。
馬車先到了袁紹官邸,袁熙和太史慈進去見了袁紹,說了與劉備和談的情況。
袁紹聽了,微微點頭,他面顯露不出來,心里還是頗為滿意的。
這次袁氏實際送出的利益沒多少,大部分都是口頭道義支持,雖然這對劉備來說很重要,但對袁氏來說,也算空手套白狼了。
徐州歸附,一方面壓制了袁術北的路線,另一方面暗地里面拆了曹操的臺,為來年攻打公孫瓚奠定了極好的開端。
他沒有向袁熙說話,而是先轉向太史慈,說道“吾兒數次賴子義保全,可謂勞苦功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