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再撥給你五百騎兵,兩千步兵”
袁熙心道成了,這些兵依靠三城防守,擋住黑山軍不成問題。
關鍵是他能不能及時趕回來,看到公孫瓚最后的結局。
他臨走時候望了袁紹一眼,父子兩人對視,彼此心照不宣。
從鄴城出發前,父子兩人私下有過談話,只有兩人知道,有可以利用的一個關鍵,至于能不能發揮作用,就看接下來的形勢走向了。
他回到營帳,召來趙云和太史慈,告訴他們收編兵士,重新整隊,次日返回涿郡,阻擊黑山軍。
兩人領命而去,袁熙又讓孫禮將田豫帶來,說到“國讓兄,我可能要食言了。”
“本來我想帶兄和公孫瓚見最后一面,奈何現黑山軍來犯,我不得不回去迎擊。”
田豫這些天,天天被孫禮押著看易京攻防,開頭的事情見到城頭守軍被殺,還頗為憤怒,但后面看到袁軍回營時,一樣是缺胳膊少腿,哀嚎連天,漸漸變得沉默。
他聽了袁熙的話,臉沒有絲毫異色,他開口道“這本非公子之過,何須向豫道歉。”
袁熙嘆息道“因為我總歸是先答應伱的。”
田豫心道你什么答應我,我想回去,你不讓我回去啊
他開口道“公子本不需向我解釋這些,我受薊侯之恩,便不會有二心。”
孫禮在一旁聽了,不由嘲諷道“公孫瓚那狗東西連自己百姓都殺,你這是愚忠。”
田豫聽了,默然不語。
袁熙已經將事情安排妥當,得了空閑,便耐住性子對田豫道“其實我對國讓兄很有興趣,也有很多問題不明白。”
“比如劉豫州和公孫瓚都屬同門,行事卻仁義得多,且兄跟隨劉豫州時間更長,為何國讓兄舍其而復歸公孫瓚”
田豫沒想到袁熙知道自己的事情,他猶豫了一下,說道“事到如今,我也不瞞公子。”
“我當初投奔薊侯,是因為我的族叔,在薊侯手下做事。”
“當日劉豫州和族叔共扛袁譚,我自然投奔劉豫州。”
“之后劉豫州舍冀州和族叔,轉投陶謙,我礙于情面,自然會選擇族叔這一邊。”
袁熙聽了,疑惑道“國讓兄族叔是誰”
田豫面露奇怪之色“公子和他打過很多次交道。”
“就是被薊侯表為青州刺史,又被公子打得大敗,被迫從海逃走的那位。”
袁熙這才恍然大悟,原來是田楷,怪不得
這兩邊的梁子結得比自己想要的深,自己把田楷老家都端了,田豫能個自己好臉色
怪不得田豫如此死硬,原來原因出在田楷身
這下子麻煩了,因為田楷更加死硬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