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饒一死,在太行山尚有家眷的黑山兵也放下心來,主將都死了,這樣也不會牽連到他們在黑山的親人,于是紛紛丟掉兵器投降。
當然,也有一些死硬的黑山將領兵士想要逃走,但他們避開了趙云,卻避不開尾隨而來的太史慈。
太史慈和趙云聯手追射四散逃走的黑山賊,不久之后黑山賊便全面崩潰,跪地投降。
趙云讓人清點人數,發現黑山賊戰死連帶被俘的,有五六千人,驚訝地對太史慈道“子義竟然殺了他們這么多人”
太史慈搖頭道“我遇到他們的時候,便只有七八千人,我也只滅了千多人而已。”
趙云更加驚訝“不說這一支有兩三萬人嗎”
“難道其他一萬多人都被麴義殺了”
兩人沉吟起來,袁熙也就帶了數百騎兵趕去,斷然不可能將黑山大軍擊潰,那只能是北新城的麴義做的了。
滿打滿算,麴義能動員的也就兩千多兵,就這能把白饒兩萬大軍擊潰
兩千先登死士還差不多
要知道,白饒可是黑山賊中揚名多年的將領,絕對不是一觸即潰的草包。
兩人滿腹狐疑,等押送黑山軍俘虜回到北新城后,才從麴義口中了解到黑山軍崩潰的來龍去脈。
兩人和麴義大眼瞪小眼,還能這樣
以后遇到黑山軍,只要公子振臂一吼,那還要打什么仗
麴義見到袁熙時,把心中疑問提了出來,袁熙解釋道“對方下次便會有所防備了。”
“畢竟我們只是造謠,黑山軍才是精研太平道多年,還有許多黃巾軍留下的方士相助。”
“而且這種法子也是傷人傷己,對方未必不能用這種法子對付我們。”
“想要獲得兵士擁戴,必須要多管齊下,單純依靠太平道的讖語唬人,不是長久之計。”
郭嘉在一旁聽了,贊道“難得公子如此清醒,這也是我想說的。”
“此戰過后,我會好好想想,怎么將太平道的讖語進行改動,將反噬降到最低。”
眾人聽了,紛紛點頭,太平教篤信的這套東西需要太平經的教義支撐,對北新城來說,沒有明面的大義作為借口,很難完全掌控。
不管怎么樣,袁熙用意料之外的微小代價,擊敗了這支黑山軍,這意味著他們節省了大量的時間,去做下一步的謀劃。
袁譚袁尚那兩路,應該還在和黑山軍對峙,就是開戰,一時半會也分不出勝負。
郭嘉出聲道“現在我們有兩個選擇,一個是直接趕回易京,一個是去中路支援公子長兄。”
袁熙低頭思索了一會,“我想趕回易京。”
郭嘉聽了,面露贊許之色,“這是要速戰速決了。”
“這法子的好處是,如果趕回易京,在短時間內擊敗公孫瓚,黑山軍自然便會退兵。”
“但如果久攻不下,袁譚公子又抵擋不住中路黑山軍,易京的冀州兵便反而會陷入兩邊的包圍。”
“關鍵在于,公子能否有把握,在短短數天內擊破易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