麴義也是個有賊心沒賊膽的,馬氏數次想找袁熙幫忙,到最后關頭還是放棄了。
算了,這樣也好,孫禮已經有后,自己也算對得起孫家了。
孫禮偷偷打量著母親,他完全不了解馬氏的想法,要是他稍微了解下麴義和馬氏的心思,說不定已經暈過去了。
麴義心下悶悶,想要去找太史慈練兩招,結果聽仆婦說太史慈已經回去休息了。
他才醒悟過來自己和其他人不一樣,其他將領明日便要跟著袁熙出去打仗,他卻是留下來坐鎮北新城的。
他想起吳昭前幾日提過,讓他幫忙修改完善練兵之法,如今已經有了思路,可以口述給吳昭和曹憲了。
他又一拍腦袋,公子今日肯定會和吳昭兩女見面,自己去摻和個什么勁
麴義感覺自己成了個多余的人,他又閑不下來,便一路出了府,到了北新城邊。
他登城墻,兵士們紛紛向他行禮,麴義微微點頭,將視線投向城下。
下面是密密麻麻的兵士百姓,正在清掃戰場。
打掃戰場第一步,就是檢查是否還有活人,如果有己方士兵昏厥過去的,就是命不久矣,也會盡量搶救醫治。
畢竟士兵戰場打仗,誰都有可能遇到這種事情,見死不救的話,軍心士氣便散了。
然后就是收集物資,糧草輜重肯定是要運回去的,死人身的武器盔甲,衣物糧袋,也是收集的對象。
麴義抬眼望去,死去的兵士被剝得赤條條扔在板車,堆得高高的,遠遠望去,如同剛出鍋的白面蒸餅。
最后便是處理尸體了。
袁熙頒布過政令,在自己領地內的戰斗,如果條件允許的話,要盡快處理尸體,免得曝尸荒野或者沉河,以免污染水源,發生疫病。
處理處理也分幾種,己方兵士若有家人認領,讓其帶回去安葬,若是沒有,便挖個遠離水源的大坑集中填埋,算是入土為安。
對于敵人兵士,常常是堆積木柴焚燒。
火葬這種方法,春秋戰國時期就有了,墨子記載“秦之西有儀渠之國者,其親戚死,聚柴薪而焚之,熏,謂之登遐。”
這種方法比土葬省事,同時也是對敵人的威懾,畢竟在此時的人們觀念中,還是土葬能夠讓死者安寧。
麴義見一個個火堆點了起來,尸體在劈啪作響的木柴中燃燒變形,卷曲的四肢指向天空,黑煙沖天而,難聞的焦糊味隨著吹來的風送入他的鼻腔。
他卻渾然不覺,望向西邊的天際,在遙遠的那邊,越過并州,便是他的家鄉涼州。
他的祖,其實大有來頭。
漢書王嘉傳、元和姓纂記載,麴姓是鞠氏所改,是西漢哀帝的尚書令鞠譚受到東平王劉云“瓠山立石謀反事件”的牽連被削職為民,因懼怕遭到進一步迫害,率兒子鞠閟“避難湟中、因居西平、改鞠為麴”的改姓。
西平地域偏僻,遠離都城,以羌胡為鄰,位置與長安以東的平原郡正好相反,是個避禍的好地方,從此鞠閟隱姓埋名改姓麴閟,是西平麴氏的一世祖。
所以看來被士族鄙視的并涼武將,很多人祖都曾是大士族,不然也不會代傳子弟看書識字,通曉弓馬,聚集部曲以訓練死士,這可是一般士族做不到的。
誰祖沒闊過呢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