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孫瓚的家眷及劉虞的兒子劉和,這本是勢同水火的兩方,但同時被公子救了,便可以拿來做文章。”
“若是處置得當,便能兵不血刃地奪取郡縣。”
“不然一個個城打過去,那還不知道要花費多少人力物力。”
眾人聽了都是紛紛點頭,兵伐謀,下策攻城,真要一個個城硬打過去,有多少人都不夠填的。
太史慈出聲道“現在天下誰都知道袁氏攻滅了公孫瓚,其部屬真的會來投奔公子嗎”
“即使他們有心,也會礙于袁氏和公孫氏的仇恨,拉不下這個臉面吧”
郭嘉點頭道“正常來說確實如此。”
“但公子之前的一個決定,卻是埋下了伏筆,雖然當時看起來是意不在此,現在看來卻是可以好好利用。”
“那便是過繼。”
“公子過繼之后,便是和袁使君這一支劃清了關系,名分自然就不同了。”
“這樣的話,那些公孫瓚的殘部自然便就少了很多顧忌。”
麴義聽了,笑道“我早就看出公子有反骨,這下終于和他老子決裂了”
“痛快”
眾人無語,心道你果然還是記恨著袁紹啊。
袁熙嘆道“這也是無奈之舉,我的身份若是留在袁家,無論做得再好,也要被壓一頭。”
郭嘉說道,“確實,過繼后少了同宗壓制,便能如袁使君當年一樣海闊天空了。”
“但是以后的路,都要靠公子獨自走了。”
袁熙笑道“怎么會是獨自,這不是還有各位兄長幫襯這么。”
“過繼之后,我便是無父無母的孤兒了,還望諸位看在我可憐的份,多拉小弟我一把啊。”
眾人再也憋不住,紛紛笑起來,道“這是主公該說的話嗎”
不過眾人心中卻是如同捅開了一層窗戶紙,之后袁熙便是他們真正的主公,而不是為人做嫁衣的袁氏庶子了
袁熙說道“袁家宗祠在鄴城,我準備過幾天便動身回去。”
“這次我準備將子龍子義奉孝都帶,麴兄和國讓委屈一下,在北新城坐鎮,順便招兵買馬,以待來年。”
一旁的田豫依言領命,麴義卻不滿道“怎么又是我”
袁熙嘆道“家父特地說了,不讓兄再踏入冀州一步。”
麴義聽了,嘟囔道“這狗日的”
眾人臉一僵,麴義這才反應過,來此時袁紹還是袁熙父親,當下閉口。
袁熙無奈地搖了搖頭,“還有一個大問題。”
“現在咱們勢力已經不弱,如果全力招兵,能拉起近萬兵馬。”
“然而北新城實在太小了。”
“這城里滿打滿算也只能容納數萬人,如今已經出現了房屋不夠的的情況。”
“我想問問,諸位對此有什么看法”
眾人聽了,紛紛討論起來,最后意見分為兩派,一是將涿郡治所遷到其他大城,二是增擴北新城。
郭嘉最后開口道“現在換城不太合適。”
“北新城扼守通往太行山和代郡的通道,如果遷走軍隊,只怕會人心惶惶,動蕩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