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又道“仲德不要把文若的話放在心,我知道伱的難處。”
程昱心中感動,拜別出去了。
曹昂見程昱離開,遲疑道“仲德先生意思是要對臧洪先出手”
曹操道“沒錯,張邈是臧洪舉主,我們要攻打張邈,臧洪必然不滿,甚至會起兵攻打我。”
曹昂道“但臧洪是酸棗聯軍盟主,若我們對付他,天下諸侯是不會群起相幫”
曹操聽了,冷笑道“酸棗諸人,皆是一群蠅營狗茍之輩”
曹操之所以如此鄙視酸棗聯軍,是因為當年他在這個聯盟中,并不受重用,還屢次被人嘲笑。
那時候的曹操,只是個空有一腔熱血的青年,并沒有深入參與到頂級士族諸侯的政治中去,對其中的黑暗并不了解,直到吃了許多虧后,才慢慢開始改變。
而改變曹操人生的,便是參加酸棗會盟的關東聯軍時的經歷。
三國志魏書武帝紀記載,初平元年190年正月同時起兵討伐董卓的有十一個州郡長官后將軍袁術、冀州牧韓馥、豫州刺史孔伷、兗州刺史劉岱、河內太守王匡、勃海太守袁紹、陳留太守張邈、廣陵太守張超、東郡太守橋瑁、山陽太守袁遺、濟北相鮑信。
這十一人,便是關東聯軍的主力,人人皆是一方諸侯,而此時的曹操,只是個小小的打手。
曹操當時對于興復漢室還是抱有一番理想的,但很快他的熱情被接踵而來的一盆盆冷水澆滅。
關東諸侯雖然號稱聯軍,但很多人并未到場,彼時袁紹、王匡在河內,袁術在南陽,韓馥在鄴城,孔伷在潁川,張邈、劉岱、橋瑁、袁遺等人駐屯在酸棗。
他們共同起兵討董,但其實各懷鬼胎,在酸棗舉行盟誓的時候,各路諸侯都互相推讓,不肯壇領誓。
于是諸人共推時任郡吏的臧洪壇,臧洪為人雄氣壯節,舉孝廉出身,本來是廣陵太守張超的功曹,臧洪毫不推辭,升壇歃血盟誓。
但說白了,臧洪就是被推出來背鍋的,但臧洪這人很講義氣,所以當了一個空有齊名的盟主。
從后世來看,臧洪替大家發的這個盟誓,是很靈驗的。
“凡我同盟,齊心戮力有渝此盟,俾墜其命,無克遺育。皇天后土,祖宗明靈,實皆鑒之”
大意就是違背了盟誓者,便不得好死。
數年之后,參加這個聯軍卻根本不想踐行諾言,對進攻董卓推諉扯皮各懷鬼胎的十一路諸侯,幾乎全都死于非命。
而且這十一個人,大半還都是死于自己盟友手中的。
剩下的人,則幾乎是大漢忠臣曹操了結的。
當然,如今的諸侯們,并不知道冥冥中命運牽連的自己下場,曹操也并不知道自己能做到什么地步。
但曹操已經開始在行動了。
現在曹操想要干掉的,便是當時酸棗聯軍的重要參與者。
張邈張超兄弟。
以及,臧洪。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